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颜晓华:没人敢说中国能出费德勒纳达尔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7月19日15:54  时尚最体育

  文/颜晓华(微博)

  很惭愧,作为一个狂热的运动爱好者,平生只打过两次网球,实在有负于这项急剧升温的运动。

  第一次是在大学里,一个羽毛球打得特棒的同学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副网球拍,当时整个学校也没有一块网球场,无奈我们只能跑到红男绿女繁星一样堆积的大草坪。我们在各种目光里夸张地练球,基本上每个球打出去都是Ace球的效果,所以撅着屁股满世界捡球的时间远远多过我们假装优雅奔跑的时间,所以过后便没了兴趣,任凭那是一件多么时髦的事情。那是二十多年前了。

  第二次是六七年前,好歹上了正规场了,那是受一位下海成了大老板的哥们之邀。哥们当时每周打两次网球,一次陪省里的政府官员打公关球,一次自己加练球技。我仍然记得他找的那陪练是省网球队退役不久的女球员,条子特别靓,所以我那次打得感觉特别好,女陪练一个劲夸我有天赋。可你知道,在200元一小时的陪练费、100元一小时的场地费面前,普通人的天赋就是个P,只能忍痛给放了。

  之所以捡这俩陈芝麻烂谷子是为了告诉大家,网球不只这几年才热,早就是比较时髦的事情,那时候打网球被称为贵族运动。现在,贵族都去打高尔夫了(譬如我那哥们,早将一周两次的折返运动变成了进洞游戏),这便给了普通人机会。所以这项运动愈来愈热。温度,从来都是普罗大众制造的。

  当然也要感谢李娜(微博)的法网冠军,或者更早一些就该感谢李婷孙甜甜(微博)的奥运冠军,她们让很多人看到一朝升天的希望。前几天碰到前CBA空军联航队队员董晨,这哥们现在的头衔是八一网球队领队。我很奇怪一个打篮球的退役后怎么跑网球队去了,他告诉我,“这些年,八一队下面的不少篮球队足球队都砍了,网球队却保留下来了,原因你懂得。”我确实懂,网球有机会生产奥运金牌啊。

  同样的例子还有一个,前著名足球评论员李承鹏(微博)的儿子也在练网球,并且刚刚拿了四川省的少年组冠军。李老师告诉我,儿子八岁的时候,他觉得有必要让小家伙去练一项运动(以便日后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开始选的并不是网球,如你所知是足球。一个足球评论员的儿子去练足球,这是一件多么天经地义的事儿。只可惜李老师找了马明宇推荐都没能在偌大的成都找到一所合适的少儿足球学校,只能退而求其次选了网球,显然,网球在成都的生存环境要好的多。

  可见,网球在中国的升温真是拜各种力量所赐,至于李娜的那个法网冠军,则是插进暖水瓶里的那根“热得快”。李娜捧起苏珊-朗格朗杯弄哭了很多人,WTA主席斯黛西-阿拉斯特说,“李娜的这个大满贯冠军影响深远,将为中国增加3亿网球人口。”让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四分之一的人口去打网球不太靠谱,除非网球场成为澡堂,还是老澡堂。

  所谓的网球人口,是指每周愿意在网球上有所开销的人,像我这样二十年只玩过两次的都是打酱油的。2009年,相关部门的统计是中国有网球人口300万,可WTA官网非要说有812万,我都不知道信谁的。至于现在,中国网球协会公布的中国网球人口已经激增至1000万。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有了娜姐,网球在这里就不仅仅是一件随便玩玩的事情了。我们杂志的记者去北京规模较大的匠心之轮网球学校采访,见到不少在那接受专业训练的孩子,这个学校的牛逼在于引入了不少洋教练,其中包括7座大满贯得主海宁的教练卡洛斯-罗德里格兹。李娜的夺冠让卡洛斯特别激昂,“我早就说了中国会出现海宁的。”但我注意到了,不只是牛逼的卡洛斯,从来没有一个人敢说,这里可以出下一个费德勒或纳达尔。

  在这个学校,我们又问到一组数字,全国青少年网球赛事的参与人数仅有1000多人,这让那些怀揣梦想奔跑的孩子们情何以堪?

  《时尚最体育》第4期ipad版 刘原“复出”陈一冰邹凯 兄弟情深”


分享到:

相关专题:关注中国体坛一姐李娜专题 

更多关于 网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