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选择网球并非为成为李娜 运动塑造健全人格与品质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6月11日08:35  南方都市报

  去年3月采访深圳那站青少年网球训练营时,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小男孩轻描淡写地说出:“我爸妈说等我18岁能进职业赛的时候,至少要花掉500万。”那个男孩去年夏天去了西班牙桑切斯网球学校的暑期班,现在,应该已经在美国的某个网球学校开始更专业的训练。

  但这毕竟只是特例,更多怀揣网球梦的青少年和他们的家长,还是会为这项运动的高投入偶尔或者经常犯愁。比如这一次见到的袁梓豪,虽然他的梦想是“成为世界第一,成为中国的费德勒”,但他的妈妈坦言:“现在6万一年的学费我们还可以承受,但如果他真的想走这条路,要去国外训练、参赛,我们就很难负担了。”

  其实就像上次的采访一样,在与这些孩子的聊天当中,他们真正给我留下印象的,不是谁表现出了超高的网球天赋———无论是身体条件还是技术特点,而是整个采访过程中,这些孩子所表现出的自信心、自制力、对梦想的坚持———这些似乎才是他们超越同龄孩子的地方,就像那个深圳男孩为了实现他的职业球员之梦,可以坚持从来不喝碳酸饮料,就像袁梓豪、温氏兄弟可以坚决地说:“洋快餐什么的,我们都会忍着不吃,因为是垃圾食品,会对身体不好。”这些人格与品质上的塑造,或许才正是网球这项运动—————或者任何一项运动,在强身健体之外,在实现冠军梦之外,所能带给人的更重要的东西吧。

  练习网球,成为费德勒的概率也许只有百万、千万分之一;成为李娜、郑洁的概率也许是万分、千分之一,但成为一个健康、自信人的概率,却可能是百分之九十九。以这样的心态来理解对于网球教育的初期投入,然后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分阶段地逐步再投入,也许对于绝大多数并非大富大贵的家庭,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


分享到:

相关专题:关注中国体坛一姐李娜专题 

更多关于 网球 李娜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