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世界里,西方遇见东方,大不同了。
小时候,李娜从没看过大满贯的转播,她有些遗憾,也带着很多羡慕,“以前我没看过罗兰·加洛斯的比赛,那时候中国没有网球比赛的转播。”她凭空难以想象,直到以球员的身份来到现场,“现在的年轻球员,比我幸福。”
超越百年的大满贯,亚洲人是局外者。而在更久远的网球历史面前,短短十余年的中国网球史,更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
改变,因为李娜。大满贯单打封后,里程碑式的辉煌。中国惊艳网球世界。中国这片处女地的开发,将是网球事业,网球经济重新冲高的关键。WTA不遗余力地为李娜增加曝光率,以李娜为主打宣传人物,他们深知——这个来自中国的世界冠军将改变网球世界的利益构成。
被改变的,还有中国运动员的世界形象。
对着一众人,李娜谈笑风生,很爽很奔放,讨人喜欢。李娜,是世界的。
但若是促膝而谈,敞开心扉,李娜的另一面是,她的思想在闪光,饱含中国式的智慧。
亚洲人大满贯的突破,李娜不可复制的成功,性格是一大原因。“生活教会了我许多,网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即便我在最出人意料的场地上夺得冠军,但我还是李娜。”
她改变了中国运动员留给世界的既定印象。曾经,跳水队员一问三不知的空洞茫然,足球运动员的鲁莽妄为,都不是那么积极有力的中国体育形象。李娜,打开了另一扇窗。“个性,在中国滋长”,西方媒体看到的,不仅仅是中国流水线制造的体育健儿,而是一个新时代中国体育人的真我风采。
李娜,也改变了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法网官方的每日新闻快递,特别采写了一篇短讯:《乒乓第一?中国人爱上网球!》。以鹿特丹世乒赛为例,罗列了中国国球的收视率为2800万观众,而罗兰·加洛斯决战已超越巅峰。法语版,英语版的这则消息,被不少同行引用,他们好奇的是,中国人不知不觉中是否已爱上网球。
从澳网到法网,中国全民网球。不可否认,李娜是引爆点。如果没有其骄人的战绩,十足的血性,网球的关注度,绝不至现时的滚烫烧热。
网球世界,因中国的李娜而改变。而中国的网球,也因世界的李娜正在前进。
特派记者 华心怡(本报巴黎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