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职业团队推动李娜国际化 率真个性决定她不可复制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6月05日13:15  汉网-武汉晨报

  昨日,虽然与李娜素不相识,但76岁的张启发和27岁的外孙王辉推掉了以往的牌局和应酬,选择了“宅”在汉口的家里看电视。这一天,央视也少见地将晚上9时开始的比赛转播提前了两个小时,无数懂和不懂网球的人都在电视机前体味到了中国体育久违的激情,李娜击败斯齐亚沃尼成为了首位夺得大满贯的中国选手。

  李娜有一个高效率的职业团队——新教练莫腾森负责训练,姜山提供心理和后勤支持,德国人阿历克斯负责她的体能,而莎娃的经纪人、IMG的王牌经纪人麦克斯·埃森巴德则对她进行商业统筹。正是在这种国际化的轨道上良性运行,让李娜适应了国际化的生存空间。而率直的个性、幽默的谈吐以及时尚的装扮,让李娜形成了自己的统治力,其影响力不亚于通过《卧虎藏龙》而红遍欧美的“国际章”。(记者曾晶)

  率真个性

  决定李娜不可复制

  “像李娜这种气质和性格的人,如果还活在传统的举国体制下,早被人整死了。”5月30日,李娜力克莎娃挺进法网决赛后不久,前武汉足球俱乐部总经理陈旭东便在微博上感叹李娜来之不易的成功。

  是的,李娜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秀中国运动员。她穿耳钉,文身,16岁谈恋爱,后又私自离开国家队,有时无视媒体存在,有时又吼丈夫,吼裁判,吼观众,甚至吼体制……

  “但恰恰是这份率性、直接,让李娜成为了国际媒体的宠儿。”在《中国青年报》网球记者慈鑫看来,李娜和大小威、莎娃、小克这些顶级女星一样,也有着令人津津乐道的人生经历和故事。“重要的是,她从不掩饰自己的个性。”

  早在去年,美国媒体就曾统计出,在最受西方人关注的中国人排名中,李娜以第6名荣膺“体育界状元”,甚至超过了章子怡、郎朗以及刘德华。李娜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优异的成绩无疑是基础,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更是关键。美联社在澳网决赛后就评价说,“她的英语很棒,有敏捷的思维,锋利的幽默感。她在场下的生机勃勃和场上的稳定发挥让她的球迷像军团一样增长。”

  很多人喜欢看李娜的赛后现场采访,央视评论员白岩松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就像是在听相声。”在白岩松看来,很多年里,中国人也许是口号喊多了,体育场上更多地展现出刻板、坚硬、无味道的感觉。“但李娜与外国人眼里举国体制下培养出来的‘金牌杀手’大不相同,她代表了如今开放中国的心态。”白岩松说道,从调侃国足到“抗议”老公的呼噜,很多“娜姐语录”听起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体育新形象。”与此同时,她的率真个性决定李娜不可复制。

  公关团队

  帮助李娜国际化

  本质上,李娜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她依赖网球在这个国度的新兴,以个人才华一步登天,但她曾经作出的选择,却和过往大多数脱离体制,标新立异的年轻人,并无二致。

  李娜自幼丧父,曾经内向、偏激。年少成名,更令她有一种近乎本能的逆反心理。从小把她带出来的恩师是余丽桥,但后来的李娜却并不认可余丽桥。2002年她坚持退隐,扬言“你们这些领导和教练让我出成绩,不就是要升官发财、分房子吗?”2004年复出,中网首轮便败在郑洁拍下,她炮轰裁判:“如果我也是国家队员,就不一样了。”可当2005年,她真的成为国家队员,她又直言中国网球体制的弊端,“我在国家队一点都没有进步。”字字千钧,不计后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两年前签约著名的经纪公司IMG后,昔日的“刺头”李娜不见了,多次与媒体的交锋,她渐渐学会了保护自己。“与其他几位单飞的金花相比,李娜的个人品牌效应已经国际化。”对于李娜的这一积极变化,央视网球解说员胡力涛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李娜身后的团队,在公关培训方面所做的卓越努力。李娜在把握媒体问题的时候,经过训练,这个度变得比较好。以前她是很抗拒媒体的,她不太喜欢跟陌生人沟通。现在李娜接受采访就显得很得当。”

  在胡力涛看来,很多人喜欢李娜,是因为她的性格很豪爽很幽默,有时候看李娜的采访,能把枯燥的问题变得很欢乐。

  追逐时尚

  促成李娜明星“范”

  “明天就要决赛了,希望今年的法网是Nike年,一起加油吧!”昨日凌晨,即将参加法网决赛的李娜更新了微博。这位有着1795053个粉丝的亚洲网球一姐,如今每条微博几乎都会收到数千条评论和转发。最近一位粉丝的留言是,“娜姐V5!”这很有趣,李娜也很明白“V5”的意思,“就是让我威武嘛。”是的,背着球包满世界打球的李娜越来越时尚,她知道用IPAD玩微博,也了解最新款的LV,当然还熟悉每一个网络词汇。

  事实上,李娜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落伍”的球员。很早她便在胸前文了一朵玫瑰,象征着自己与姜山之间的爱情,后来在广州亚运会期间,细心的球迷还发现了她后腰上的蝴蝶文身。“越来越多的网球选手选择追逐时尚,用文身来彰显个性,李娜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著名的《Ella》杂志摄影师小轶说道。在相继打入澳网、法网两大满贯的决赛后,李娜越来越适应那种生活:聚光灯前,满身珠光宝气,笑容可掬,举手投足之间,尽显高贵气质。“摆出各样的POSE对李娜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的事情了。”在摄影师小轶看来,国际顶尖的商业品牌,豪华绚烂的时尚沙龙,越来越国际化的形象,“网上有李娜前些年青葱岁月的生活照,无论是造型还是打扮都显得很土,但现在她真的有脱胎换骨、今非昔比之感。”

  这是李娜的年轮,也是她的痕迹。但如今的李娜在举手投足间真的越来越有国际网球明星的风范,而这种风范的另一种表现就在于“更职业”。现在每场比赛结束后,李娜都会像所有站在过那个位置的国外职业运动员一样,先感谢赞助商,然后感谢对手和球迷,然后再感谢自己的团队和老公。

  造就自己

  李娜给力中国

  昨日,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罗兰加洛斯主赛场菲利浦·夏蒂埃球场上,李娜的成功绝非昙花一现。从澳网的轰动到法网前硬地赛季的连败,再到法网红土的突破性怒放,经历过起伏的李娜才是一个全面的娜姐。美国《网球》杂志的专栏作家皮特·波多就直言:“她的风格和打法,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位伟大的女球员:艾弗特。”

  能够在欧美人的传统体育项目中占有一席之地,李娜的成功难能可贵。而成绩好、人气旺,自然就财源滚滚,央视网球解说员胡力涛认为:“李娜选的经济团队致力于国际项目,像郑洁她们刚单飞就签了国内的一些广告,都属于比较小的单。而李娜的经济团队一签就是大单。”就在前不久公布的2011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上,29岁的武汉姑娘综合排名列第35位,取代去年的郭晶晶,成为中国体坛一姐。其中,收入榜上李娜以3087万元位列中国的第43位。当然,曾经有过10年体育产业开发经验的陈旭东也认为,“李娜和她的经纪公司还没认识到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地位,如果让我来开发她的国内赞助,一年至少5000万元。”

  更重要的是,李娜还有上升的空间。WTA主席兼CEO斯黛西·阿拉斯特预言,今后会有很多赞助商寻求与李娜合作。“球员在商业上的成功,关键在于球场上的表现,年龄不是问题,她才29岁。”最后,阿拉斯特说道,“李娜已成为‘中国的形象大使’,她的梦想是推动中国网球前进10年,我想她的这个愿望已经实现了。”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李娜 法网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