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娜外教特写:鼓励才是硬道理 她有实力做TOP3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5月25日16:51  新民晚报
李娜:莫滕森总能从每件事中找出积极的一面李娜:莫滕森总能从每件事中找出积极的一面

  正午的太阳晒在身上,暖暖的,不觉燥热。

  李娜的罗兰·加洛斯首秀,已接近2个半小时。三盘比赛,太多失误,老公姜山早早离场。“李娜包厢”里,莫滕森与中国姑娘对上了戏。一个眼神,一次示意,一丝微笑,一记鼓掌,莫滕森与李娜流露出不经意的默契。

  算起来,两个人的合作,这才是第三回。“第一眼,就很合拍。”李娜的丹麦教练有着北欧人的敦厚。他们的合作,应该只是开始。

  镜头一

  拥抱

  鼓励才是硬道理

  莫滕森50岁了,身材敦实。离开一号球场,他守在了球员出口外。李娜一露面,两人就迎向对方,结结实实的一个拥抱。“打得很好。对手今天发挥很不错,很艰难的一场球,赢了就好。”他相信肢体式的鼓励,要让自己的球员意识到自己被爱护。约莫滕森采访,他紧跟着李娜,扭过头;“我要先和李说一下比赛,你等我。”李娜曾说,莫滕森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从每件事中找出积极的一面。

  澳网之后四连败,李娜承认自己很着急。“但是急也没用啊,我就是没找到感觉。”她心中求变,把目光投向了教练。“不是说我和姜山有问题,但他既是老公又是教练,有时候的确很难,角色也转换不过来。”李娜将自己的烦恼和困惑告诉自己很信任的理疗师阿莱克斯。阿莱克斯向李娜推荐,“我有个好朋友,收山多年,性格不错,能力也强。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帮你问问。”阿莱克斯与莫滕森,是超过20年的好朋友。

  为了照顾家庭,莫滕森收山多年,近年来一直在EURO SPORT频道担任网球转播评论员。“我曾评论过多场李娜的比赛。对于她,那个时候我用的最多的一个单词,就是‘侵略性’。没错,我一直都很欣赏她。”在阿莱克斯的游说下,莫滕森答应从马德里站开始与李娜合作,两人并没有签订长期合约,一切都是“打着看”。“李娜在球场上习惯展现自己的情绪,这让她很有人缘。人们印象中,她一直是酷酷的。实际上,她对自己要求很高,这甚至成为牵绊她更好发展的弊病。”莫滕森不停地告诉李娜,你必须学会接受这个圈子的现有水准。“很多人打球都不错,有些场次更是发挥出色,你要学会接受失败。”

  作为教练,他在球场上的表现很沉稳。“不能因为她打得好,你就很兴奋,打得不好,你也变得很懊丧。我希望用自己的稳定和支持来影响李娜,帮助她在球场上稳定下来。”莫滕森的鼓励,看起来简单,李娜却非常受用。“莫滕森让我更相信自己。”

  镜头二

  认字

  女儿都是李娜迷

  李娜出征罗兰·加洛斯,赞助商特别制作了30件全球限量版的明黄T恤。李娜亲友团的7个人,齐齐套上身。“追就自我”,偌大的汉字写在T恤的正面。“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莫滕森流露自己的幽默,他指着边角上的英文单词:“这个字我认识,意思是巴黎。”莫滕森学中文——“追求并成就自我”。他连连点头:“对,这句话是对李娜说的。”

  当莫滕森告诉家人,自己暂时成了李娜的教练,14岁的小女儿立即就打来电话,“爸爸,你真棒。”莫滕森的大女儿22岁,两个姑娘只是休闲的时候打打网球,不过比赛看得可不少。两人都是李娜的粉丝,她们喜欢李娜的打球风格。罗兰·加洛斯的第二周,莫滕森的家人都会来到巴黎。“她们一心想和李娜碰个头,估计还会要签名。”

  虽然莫滕森与李娜接触的时候并不长,但从一开始两人就建立起了信任。“时间长短不是问题。当我第一次不是在电视上看到她时,我已经觉得对她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莫滕森用“幽默,随和,一颗广阔的心”来形容李娜。那么李娜离自己的大满贯第一个女单冠军还有多远?“她已经打进过一次决赛,她知道怎样通向那道门。”莫滕森也是个直肠子,“红土上,她还需要更努力。但在硬地上,一旦她真正接受了肩负的压力,并且能够与压力友好共处,她就有机会夺冠。”

  镜头三

  备餐

  教练也是男保姆

  莫滕森一路疾走跟着李娜到了球员休息室门口。他询问李娜:“一会儿想吃点什么?鸡肉培根意面,还是咖喱牛肉饭?能量饮料我会帮你配好的。俨然一个男保姆。莫滕森并不介意,他只是憨厚地笑笑:“这也是教练工作的一部分,不是吗?”李娜看了看准备接受采访的莫滕森,“15分钟好吗,我还想让你跟我讲讲比赛。”言语间,满是对莫滕森的依赖。

  也许是莫滕森家里有两个女儿,所以对于姑娘们的天性很了解。“我已经习惯照顾她们了。”没有比赛的日子,莫滕森每天8点半和李娜见面。两人一起做一些包括踩单车在内的体能练习,大概一个多小时。之后是两个小时的击球练习。“有比赛的时候,我们大概每项内容只练习45分钟。比赛结束后我会帮助她回顾比赛,分析得失。重要的是,比赛的事情,说过一遍就过去了,我不愿意总是纠结于已经发生的种种。”

  莫滕森与李娜谈论的,不仅仅是网球。“我还会和李娜聊聊我自己的生活,我的家庭。这几天丹尼斯来了,他们是很有意思的小两口。”莫滕森口中的丹尼斯,就是姜山。“是不是李娜常常吼丹尼斯?”莫滕森稍有迟疑,反问道:“中国特色?”

  莫滕森并不是没有考虑过与李娜长期合作,他并不避讳,“合约的事宜,我们很快就会坐下来详谈。我喜欢她,也相信我可以帮助她。”莫滕森伸出手,很大很厚实。有人说,握手有力的人,值得信赖。莫滕森该算上一个。

  特派记者 华心怡

  李娜眼中的莫滕森

  “找教练,和找老公是一样的道理。感觉自然、舒服,很重要。还有一点,信任感也不能缺。”

  ——李娜信任迈克,百分百。“我这个人吧,挺迷信第一印象。如果第一次见面感觉不好,以后对方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我看迈克,第一次就很有眼缘。”

  “无论我犯了什么错,他都能找到积极的一面。有他在,我觉得自信心在膨胀。”

  ——合作三站之后,李娜坦言,两人的合作效果还不错。“就我单方面的意向,我非常愿意与他继续合作。”李娜考虑的是,即使迈克不愿意每一站都陪同比赛,她可以要求对方在大满贯的时候随行。

  莫滕森眼中的李娜

  “你需要我做些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

  ——第一次见面,迈克真心询问李娜。他不仅能倾听,也能交流。“我一直把李娜当作世界前三的选手,至少她有这个实力。并且她是一个可爱又直率的姑娘,在巡回赛的更衣室里,她是最受欢迎的球员之一。我真心希望能够帮助她。”

  “红土上,你还要加把劲,要做的功课还不少。”

  ——李娜喜欢迈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迈克也是那种不会拐弯的性格。他看出李娜的弱点,并不避讳点破。“大满贯夺冠,不是梦,但应该在硬地上。”

  (本报巴黎今日电)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专题 

更多关于 李娜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