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文/Patrick Mouratoglou(欧洲体育网球专家)
故事发生在2010年10月7号。这一天,沃兹尼亚奇成功超越小威、大威、小克、兹沃娜列娃和海宁,晋升为新一任的NO.1。对于这位至今还没有大满贯头衔的丹麦人来说,背上水货的骂名恐怕是逃脱不了,更让人诧异的是本赛季她还未曾杀进过大满贯的决赛。
尽管塞蕾娜拿到了澳网和温网,但这并不足以让她守住NO.1的宝座。而像温网和美网的双料亚军兹沃娜列娃以及美网冠军得主克里斯特尔斯更是无法在积分上超越沃兹尼亚奇。那么,这位20岁的丹麦姑娘是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做到这一切的呢?我不甚明白。
丹麦人本赛季的参赛数量要远远高于其他世界前15的选手,她的积分是24站比赛所累积的结果。与此同时,维纳斯是15站,塞蕾娜14站,小克13站,而海宁只是10站。毫无疑问,这一切都是WTA的积分系统在作祟,它更支持的是数量而非质量,是它的存在才让那些参赛数量多的选手在排名上要好于仅在大满贯中表现出色的人。
当扬科维奇和萨芬娜登上世界第一时这个问题就已经被广泛讨论了,现在轮到沃兹尼亚奇了。当然,我们必须考虑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卡洛琳不可能在全部顶尖选手都参加的比赛中还是能够打出最好的状态,她仍然还在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个称号。
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质疑排名系统了,同样的故事在扬科维奇和萨芬娜登上世界第一时就被讨论过。什么才是公平的系统?通过一整个赛季的积分来判断能否成为世界第一,或者通过只计算那种每个人都想参加的比赛,这样是否会更公平一些?
丹麦人充分利用了积分系统是统计整个赛季的参赛成绩的漏洞。如果小威、小克和海宁参加了更多的比赛,我相信积分排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但是,我不得不为卡洛琳利用好了这个机会而鼓掌,因为扬科维奇、德门蒂耶娃和阿扎伦卡在同样的条件下却没有能够做到这点。
我喜欢勤奋努力的人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要知道沃兹尼亚奇在过去15年中都非常的刻苦。卡洛琳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了对体育的热爱,就像纳达尔一样。他们两位不仅仅是体育天赋的代表,同时也是毅力和勇气的象征,是体育价值的最好体现者。现在的问题在于沃兹尼亚奇到底能够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待多久,亦或者说她是不是会像扬科维奇和萨芬娜一样很快下滑。
丹麦人的发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正拍仍然是她的弱项,所以在比赛中她没有足够的火力去打出更多的制胜分。她的防守非常出色,防守反击打的非常有效,但问题在于需要她控制比赛时她无法做到这点。不过,考虑到她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对于这位世界第一来说这也算是个积极的讯号。
卡洛琳的其他主要竞争对手并没有因此改变行程,我也看不到塞蕾娜或者小克打满一个赛季的可能,对于维纳斯和海宁来说同样如此。或许在未来两年中,兹沃娜列娃倒是有可能取代她的位置,而其他年轻选手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爆发。
阿扎伦卡的表现有些让人失望,她的稳定性有待提高。A-拉德万斯卡的自身条件并不出色,而帕芙柳琴科娃、维克梅耶尔、齐布尔科娃、科维托娃等还不足以威胁到卡洛琳。她们还需要时间,但真的等到她们具备冲击的实力时,沃兹尼亚奇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Jan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