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计晨平
即使是被供到神坛的费天王,也可能时不时地对那个俄罗斯人产生一丝“妒忌”之情。就像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位模范生,同时也会有一个坏小子,更让人发疯的是,这个坏小子还魅力十足,所有学生甚至老师都为之倾倒。马拉特·萨芬就是这么个构造神奇的人类,你可以一边为他感到遗憾,一边情不自禁地被他吸引。有趣的是,在这个星球上,喜欢他的不仅包括女人们、球迷们,还有他的同行竞争对手们。
关于退役这件事
萨芬说,关于“退役”的问题他已经重复过一千遍了,所以请大伙儿就别再烦他了。如果退役这个词在别人那里都带着伤感的情绪,媒体每次都用伤感而煽情的调调回顾某个球员的“一生”的话,那么在萨芬同学这里,请打住!他从来都不是个矫情的主儿。
既然分手可以快乐,退役更有快乐的理由。对于天生血液里缺乏循规蹈矩因子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朝九晚五打卡上下班的生活更可怕的了。在过去的二十年多中,萨芬“被迫”每天挥舞着网球拍,不是在训练场、健身房就是在比赛场、更衣室,小时候是被强势老妈推动着,后来是被荣誉和金钱驱使着。在很久以前他就厌倦了这样的日子——“早上起床,11点的时候上车去训练,晚上6点左右回家,看几集连续剧,读点儿书,晚餐,上上网,然后睡觉。我知道这很无聊,但你必须得遵守,因为你无法做其他的事情。10多年来都必须如此。”
伤病更加重了逃离情绪,严重的膝伤影响了萨芬在过去四个赛季的正常发挥。自2005年澳网夺冠之后,他的表现就只能用平庸来形容,“比赛变得越来越艰难了,尤其在你打得不好的时候还要挣扎。很难去激励自己,并且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于是,退役的诱惑经常在萨芬的脑海里回旋,在漫长的生理与心理挣扎后,他终于在2008赛季后做出一个两全决定:退役,但再坚持一个赛季。球迷得以多看到萨芬一个赛季的原因是,他的经纪人用一个具有诱惑力的开价留他再打一年。
又一个赛季,但心情完全不同了。如同上班族辞职报告被批准后的那一个月里,老板不再针对你,同事开始羡慕你,你甚至可以在上班时打打游戏看看八卦。萨芬的这个赛季战绩很糟糕,八站比赛中有六站首轮就遭淘汰,萨芬自己也承认是不指望用一个奇迹般的冠军来光荣地结束最后一个赛季了。他的妹妹萨芬娜更是希望哥哥早点退役,而不是用一个接一个的失败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污点。但萨芬打心眼里是觉得无所谓了,那个为了一球得失而暴躁如雷的小伙子正在逐渐消失,他现在就当在玩票,或者,和每个战斗过的球场说一声告别?
马上,萨芬就要来到中国,北京和上海。为此,他早早地申请了外卡,对于中国,对于中国球迷,他打算面对面地正式告别。这个俄罗斯人并非冷酷,他只是不擅长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私人感受。
从没有顶峰,也就不在乎谷底
是的,萨芬已经告别了曾经助他攀上顶峰的纽约法拉盛和墨尔本公园,而当他不久之前在美国公开赛首轮被淘汰之后,就彻底终结了职业生涯的全部大满贯的征程。伴着观众们依依不舍的追随目光的,是现场广播里那煽情的那一句,“马拉特,曾经的冠军,永远的冠军。”他在这里一战成名,他在这里开启辉煌,此刻,这位男主角却表情淡然地谢幕离去。
在人们的印象中,萨芬从来不是恋旧的人。对于大多数球员梦寐以求、一旦获得便念念不忘的第一次捧起大满贯冠军奖杯的无上荣耀,他都不会自我渲染,每次当记者提及他2000年在美网决战击败桑普拉斯赢得男单桂冠时,他总是用调侃的口吻来描述那次伟大的胜利,比如“那是一个奇迹,我只是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了合适的地点,然后上帝走过来拍拍我的头说‘你该赢了’”。
但实际上,并非上帝给了他这个冠军。虽然当年萨芬还是个初出茅庐的20岁毛头小子,他出众的网球天赋、身体条件已经显露无遗。而这一天赋早在他6岁时就已经被他那位火眼金睛的老妈发现。也许小萨芬是被迫踏上网球这条路,不过所有球迷都在感谢这位俄罗斯网球新世代中的杰出贡献者。
尽管嘴硬,2000年的美网在萨芬的记忆里还是让他难忘,在击败桑普拉斯之后他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而在那张众所周知的照片中,只拿到亚军的桑天王站在萨芬背后领奖,却微笑着,眼神里满是欣赏。彼时,萨芬已在职业网坛打磨了三年,他全能型的打法逐渐成熟,极具威慑力的发球、强有力的击球、出色的反手,而且适应任何场地。少年时在西班牙训练的他热爱红土球场,罗兰·加洛斯是他最中意的大满贯球场,不过他自身的身体条件和力量、速度却让他在美网和澳网这样的快速硬地场达到了事业高峰。
人们总是惋惜在萨芬十二年的职业生涯里,只获得了两次大满贯单打冠军(2000年的美网和2005年的澳网),因为按他的球技、球感和场上的霸气达到了成为“球王”的一切标准。连当年老桑也预测,他将拿下一个又一个的大满贯。不过,难道只有大满贯才是衡量指标吗?即便是一个大满贯也拿不到,萨芬仍然是这个时代公认的一流球员。更重要的是,他不但打得好,打得漂亮,打得也很有趣。他让网球比赛更加充满乐趣,他让观众更加具有参与感,他也让赛后新闻发布会笑声更多。
这么多年过去了,在职业生涯中,萨芬没有觉得有任何的遗憾,他没有错过任何东西。他收获了15个单打冠军和2个双打冠军奖杯,他砸坏了几百把球拍,他和裁判打嘴仗,他带着喝多了酒和人打架留下的瘀青上场比赛,他坏笑着和记者们斗智斗勇。他给网坛带来的,不仅是一个优秀的选手所能做到的,还有一股特立独行的新风,这激励了更多的年轻人在球场上展现自己的个性。
如果要他像费德勒或他妹妹萨芬娜那样每天练球8个小时以上,他宁愿有人杀了他。人们把这归结为他未能攀上顶峰的原因。但也正因为如此,即使在职业最低点,在状态低迷、伤病缠身时,他不会太过痛苦。别忘了,他热爱哲学——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他也明白自己的短板,那就让它去好了。
这个与众不同的有趣家伙
无论用什么标准来看,萨芬很帅,帅得让女人着迷、男人嫉妒,而他高大匀称的身材更加深了他外形优势。但即使他脸孔没那么帅,身材也没那么好,他也百分百是个有个性魅力的人,女人照样会被他迷住,男人也照样会乐意与他相处,连一向严谨的费德勒也不例外:“我很喜欢和这个家伙比赛。作为一个对手,我非常尊敬他。他的个性为网坛带来了一些不同的东西,不管是在场内还是场外,他都是与众不同的。”
他直率,有什么说什么,但他不粗俗;他有点坏,但骨子里很纯真;他不做作不掩饰,可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那么生动有趣;他言语诙谐,周身笼罩着一股气场,他天生是个明星。忽然之间,他成了一个性感偶像,可是他自己却是那么抗拒这样的结果,一个矛盾的个体。
在萨芬的生活中,虽然并非他所愿,网球显然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网球成就了他,也束缚了他。于是,在剩下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里,他完全显示出了充分享受生活的生活态度。
萨芬爱女人,漂亮的性感的女人,即使他不一定能爱某一个女人一辈子,即使有些女人伤了他的心。他曾经在应对“如果一个人呆在沙漠里,会带些什么”的无聊问题时,简洁地回答,“一个女人”。十岁时,因为打球输给库尔尼科娃,他放声大哭。而等到他成年,他与女人的关系就跟网球没什么关系了。
他对俄罗斯女人情有独钟,除了初恋女友西班牙姑娘希尔维娅,从库娃到朱科娃再到科里可娃,这些眼睛闪烁着神秘幽深光芒的东欧娇娃令他热情似火。不可否认他在这方面的品位,但他还没碰到一个让他甘愿被套牢的女人。经历了许多次的恋爱,萨芬对分分合合很看得开,结婚对他来说是很遥远的事情,他曾经为了朱科娃动过结婚的念头,但两人最终还是因为生活目标不同而分手,后者很快与大富豪阿布出双入对,阿布为她而与妻子离婚。满城风雨中,作为当事人之一的萨芬却置之度外。
“一个人不可能完全属于你,她有她的想法和秘密,也从来不会完全揭示。她只不过是某段时间和你在一起了,也许明天就离开,也许一年”。反正他还年轻,而女人,在排着队等他。29岁,网坛生涯到了结束的时候,可是对这样一个男人来说,却正是美好又自由的人生刚刚开启的年龄。
一下子拥有了大把可以挥霍的自由与时间,萨芬该怎么好好运用?对于大家的好奇心,他可不想满足,“这是个秘密。”可以肯定的是,他会让那些多余的荷尔蒙发挥好的作用,比如征服高山,或者征服女人,当然,去俱乐部喝酒耍乐也将是日常生活之一,而且很可能他自己会开一个好玩的俱乐部。
“我渴望改变,去随便做些别的什么。我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网球生涯是一次不错的旅行,但这些并不够。”球迷期待的则是,哪怕今后无法在网球版看到萨芬,在娱乐版或其他什么地方,还能持续看到他的消息。
本文由《网球天地》杂志独家供稿使用,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