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尖叫有百利而无一弊,因此不少教练已经开始在青少年教学中传授尖叫的艺术。然而,一些认为尖叫有失尊严的“保守主义者”却对这种声音深恶痛绝。 “女金刚”纳芙拉蒂诺娃便是其中之一,“这对对手是不公平的,对观众也是一种折磨。 ”
“在场上,你只有听到网球撞击球拍的声音才能判断出球速。 ”纳芙拉蒂诺娃提出的理由将尖叫从舒缓压力的纯生理性原因引申到打乱对手击球节奏及专注度的更深战术层面。但根据体育心理学家的分析,当一名球员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时,对手击球时的高分贝喊叫给她带来的干扰其实是非常小的。真正受到干扰的,恐怕还是球迷、媒体以及赛事组织者。击球声曾是网球场上最美妙的音乐,而如今,女子球员击球时缺乏美感的叫喊却已取而代之成为了主旋律。
目前的规则是,当主裁判认定一名球员的叫声影响到对手的发挥时,他有权罚掉这名球员一分。不过,德·布里托在日前的温网赛场已经态度强硬地表示:“我宁愿因为尖叫而受罚,也不愿因为停止尖叫而输掉比赛! ”在德·布里托的身后,不乏支持者。
□本报记者/黄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