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萨芬离开相见不如怀念 归根到底他不想成为费德勒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9月04日09:16  东方体育日报

  有太多的问题,关于我未来何去何从,关于我为何退役,这些那些的。我只回答同样的话:我不知道,一千遍这么说了。当然你也可以去谷歌搜索,看到的还是同样的回答。

  ——马拉特·萨芬于昨日美网首轮出局后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潘丽娟

  当记者们意识到主办方把一推车利口酒推进了赛后发布厅,酒瓶叮当作响,笑声随之而起。“你打算今晚把自己灌醉吗?”有人问马拉特·萨芬。

  他那时20岁,刚成为法拉盛的新科冠军,以轻松得不可思议的方式击败了无敌的桑普拉斯。“就在这里吗?”他咧嘴一笑,“希望如此。”

  但没有人知道,那一晚他后来究竟如何了,就像没有人知道他在那之后的九年里究竟如何了。职业网坛最大的一个谜,旁人能做的只是拾起种种片段,试图拼凑出一个完整的萨芬——颠倒众生的美男;流利的英语、西班牙语和俄语;深不可测的天赋;幽默感;还有一种出人意表的智慧。

  但我们就算明白他拥有必杀的反手和全能的场地表现,却终究没能成为霸主,那一晚的那一推车利口酒就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一点:他憧憬未来,可他也寻求乐子。

  彼时,整个网坛都在寻找下一个巨星。没有人能够拥有像他一样的个性魅力,像他一样天赋异禀的身材条件,但与之相伴的则是这副身体最大的敌人——他的心魔。

  九年过去,我们怎么知道他会最终以这种方式收场?一共只拿过两次大满贯,外加两次大满贯决赛,我们怎么知道他会成为这项运动里又一个伟大的废物?心魔,思想或者心态问题,多年来与他纠缠不清,甚至令他那忠心耿耿的小妹迪纳拉(萨芬娜),也始终困惑不解。

  “有时候,想去搞懂我哥哥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位现排名世界第一的女子选手在美网首轮过后说。

  归根到底 他不想成为费德勒

  单就网球场上而言,萨芬和萨芬娜并无太多相似:他可以轻易选择留或是走的这项运动,却是她为之拼命的谋生手段。“如果马拉特能够拥有10%的他妹妹所具有的奉献精神,过去10年来他就能稳当世界第一选手了。”萨芬的经纪人伊安·蒂利亚克这个夏天在法网期间说,“如果萨芬娜能够拥有10%的他哥哥所具有的天赋,未来10年她也能稳居世界第一了。”

  一切都只是“如果”,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2009年美网,萨芬早已宣布过的最后一项大满贯赛事,以一种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方式悲情收场。首轮即以6比1、4比6、3比6和4比6遭到奥地利人梅尔泽逆转,比赛打到这个份上,他的头脑、他的心灵已经不在这项运动上了。

  他曾被认为是仅次于罗杰·费德勒的,击球最干净利落、正反手综合实力最强的男子选手。但他注定无法成为费德勒,即便他存过那份心,但某条看不见的界线一直存在。从莫斯科到曼哈顿,人们总在问他同样的问题,要是他想,他会怎样?

  “有一次我问过他这个问题,我爱死了他的回答。”本年度法网女单冠军库兹涅佐娃说,“或许这么告诉媒体不太好,但他就是说,‘如果公鸡能下蛋,那它就是母鸡了。’这是我们俄罗斯人的一种说法:如果?如果的话会发生什么?可假设永远不会发生。”

  归根结底还是萨芬本人并无“成为费德勒”的意愿。整个职业生涯,他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即兴俏皮话,他在赛场上的暴怒,他对于判罚结果的那些滑稽的抱怨,以及那些坐在球员包厢里为他叫好的花里胡哨的女人们。

  女人们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和他调情。“他是个胸襟非常开阔的人。”萨芬的戴维斯杯队友图萨诺夫说,“不仅仅是对网球,或者是对女人。人们给他贴上了花花公子的标签,可当每个女人都对你投怀送抱的时候,不成为个花花公子可真是太难了。”

  马拉特 相见不如怀念

  网球世界里长久以来存在着那么一些人,当他们走进这扇门却受困于自己所拥有的天赋,便深陷自我厌恶和自我毁灭而无法自拔。

  “职业网球的一大功能就是永远无法让我自由选择。”安德烈·阿加西在回忆他早年的浪子生涯时说,“那段日子给我上了几堂非常严酷的课。”

  这是旁人所无法理解的世界。去崇拜霸主、去赞扬冠军总是容易的,就像我们对阿加西或者费德勒,那些已经克服了心魔、到达了某种人生平衡境界的球员,他们让人对网球世界恢复信心和憧憬。但或许,现在是时候去赞扬那些没能达到这个境界的球员了,他们让这项运动变得更人性化,这是那些霸主所无法做到的。

  萨芬会叫人怀念的,因为他会让我们期待那些永无期盼的时刻。

  最好的品质不理别人的废话

  2004年法网期间,有一次萨芬为了庆祝一个关键球得分而脱下了他的运动裤。事后被问及,他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因为我就这么做了,一切就这么发生了。那对我来说是个伟大的得分,这样做有什么坏处呢?”

  当然,我们希望萨芬更在乎赢球,像全世界希望他的那样去更加渴望胜利,像桑普拉斯和费德勒做到的那样——球王们也曾经战胜心魔。

  人们不禁会想起他那位以控制欲强、管教子女严厉而著称的母亲,罗莎·伊斯拉诺娃。正是她让萨芬在胳膊只有球拍那么长的时候就知道要走上网球道路,让他在13岁就迫切渴望逃离西班牙的网球学校。但人们也听说了他去攀登喜马拉雅山的疯狂尝试,也记得2001年他在迈阿密一家豪华公寓里的某次特殊拜访,当时他浑身上下唯一算得上衣物的只有一本保罗·科尔贺(巴西畅销书作家)的厚书。

  他一直在寻求着什么,他也许已经发现职业网球的世界是多么荒唐。

  “萨芬也许已经做到了他所能达到的极限,因为他并不是那么认真地对待这项事业。”图萨诺夫说,“要是他在乎,他可能会变得严肃得多。他从不要求自己的天赋得到回报,对于那些对他有成见的人来说可真是不幸。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人生在走下坡路,他最好的品质就是从不理会别人的废话。”

  留 言

  战胜桑普拉斯让我有些失去方向,我认为奇迹真的发生了,就像中彩票一样,我当时根本还不太理解发生了什么,我才只有20岁,没对世界第一和大满贯有太深的理解。

  ——萨芬回忆2000年美网夺冠时的心境。   

  网球历史上,每个人都是后进生。阿加西本应拿下15个大满贯,桑普拉斯该有20个,费德勒现在已经赢得25个大满贯才正常。每个人都该做的更好,我也许可以再多拿两个大满贯,但我已经很满足自己目前的成就。

  ——批评者把他和阿加西、费德勒或者桑普拉斯相比较,指责俄罗斯人应当获得更多的成功,他这样反击。

  所有人都会想念马拉特的。球迷们不仅会想念他的网球,还有他独有的性格。他是一个伟大的选手,总是很精彩。

  ——费德勒这样评价告别大满贯的萨芬。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萨芬 费德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