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告别,萨芬不带一丝遗憾。
一记反手回球下网,玛拉特·米哈伊洛维奇·萨芬1比3不敌名不见经传的奥地利选手,美网首轮出局,匆匆告别了法拉盛公园,也告别了征战11年的大满贯。
“是的,我再重复一次,这是我最后一场大满贯比赛。”29岁的前世界一号一如既往地淡然,没有伤感,“漫长的网球生涯里我没有错过什么,这已经足够了。”俄罗斯人不需要一场万众瞩目的告别,也抗拒那些煽情的画面,他只是带着几分不屑连说三声“再见”。因为,他原本就是如此与众不同。
“曾经的冠军,永远的冠军……”球场上空回荡着解说员的声音。9年过去,萨芬的一切都成了回忆。“也许该有个更好的结局,不过对我来说已经不错。就这样离开,请不要为我遗憾。”背起球包,萨芬径直走向了球员通道。
天才表演已成记忆
9年前,同样是在法拉盛公园,年仅20岁的萨芬征服了世界。初出茅庐的他直落三盘击败几乎不可战胜的桑普拉斯,捧起职业生涯首个大满贯冠军奖杯。
那时的萨芬看起来就像是未来的代言人——过人的天赋、强大的击球、出色的反手、全场地型选手。然而,萨芬却并未如人们期望的那样接过“桑神”的权杖。在世界第一的王座上停留了9周时间之后,饱受伤病困扰的“沙皇”就走了下坡路。
费德勒的出现,让人们逐渐淡忘了萨芬。2005年澳网,萨芬却在半决赛不可思议地将不可一世的费天王击败,又在决赛胜出休伊特,夺得自己的第2尊也是最后一尊大满贯冠军奖杯。曾经的天才用另类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天赋,在两代巨星面前,他都是成功的阻击手。
戏剧人生别样魅力
萨芬的舞台绝不仅仅局限于网球。不逊电影偶像的俊美脸庞,胜过职业模特的完美身材,霸气凛然的领袖气质,暴戾却不失幽默的独特性格……当这一切集于一身,注定他的职业生涯带着浓厚的戏剧色彩。
从无休止地摔烂球拍,到为了庆祝法网赛场上的一个制胜球而褪下裤子,如此惊世骇俗的举动只能属于萨芬。不羁,是他球场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谈论他的脸蛋多过球技。时尚杂志的封面上,他是出镜率最高的球星,“最漂亮人物”、“最性感男士”的评选里,他总能名列前茅。帅男也始终逃不过绯闻的纠缠,直到今天都没人相信,萨芬与库尔尼科娃的关系会如他所说的那般简单,“安娜是女人……而我是男人。”
当萨芬决定离开时,在网球世界得到了一切的费德勒也会感慨:“所有人都会想念玛拉特,不仅想念他的球技,还有他的特立独行。他是一位伟大的球手,他的人生总是那么精彩。”
网坛牵挂只剩小妹
人们一直在谈论,如果萨芬对于网球的追求更多一些,他是否可以得到更大的成就。
但俄罗斯人对这个无聊话题没有任何兴趣。现在他解脱了,不必再为母亲伊舍拉诺娃给自己规划的网球梦拼搏了。“别人愿意每天泡在训练场,可我不乐意。说实话,我憎恨竞争。现在我终于可以不在乎输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需要远离网球,思考我到底需要什么。”
萨芬对于网球的牵挂,只剩下妹妹迪娜拉·萨芬娜。在职业网坛的历史上,他们是唯一一对先后登顶世界头名宝座的兄妹。“不要对她太过苛刻,她承受的压力太大了。在我眼中,没有人比迪娜拉更职业了。世界第一不是她自封的,球员不是规则制定者。我早就不是世界第一了,也不能给她什么建议,但保护家人是我的本能,我只想要她过得开心。”
上帝有时有些偏心。他给你开了一扇门,却关上了另一道窗。“如果玛拉特有迪娜拉十分之一的专注,他本可以成为10年世界第一;如果迪娜拉有玛拉特十分之一的天赋,她也可以在第一的位子上呆10年。”萨芬的经理人蒂里亚克如此归纳。是不是造化弄人呢?
本报记者谷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