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揭秘费天王是怎样炼成的 扭转暴躁性格成最关键因素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7月08日12:14  体坛周报

  费德勒也曾经是性格莽撞的少年,但是他是怎样锻造了自己,才成为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球员?

  军究竟是生来就是冠军,还是修炼成冠军?体育总是给出各种不同的回答。网球似乎也没有明确答案。上世纪80年代有两个伟大的冠军:麦肯罗20岁时就凭借自己的天才逼迫康纳斯和博格退出前台;而伦德尔则在耐心地筑巢,直到迎来了自己的凤凰。费德勒明显属于后者。

  费德勒并非注定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是他自己锻造出了这一命运。费德勒的做法最简单也最困难:在不否定自己的天性的情况下,扭转了它。

  费德勒曾经是脾气暴躁的人。他的姐姐迪亚娜说:“他是个小魔鬼,很折磨人。他总得不停动,不然他就骚扰大家。”他的父亲罗伯特说:“总的来说,这孩子不错,但当他不高兴时,却非常暴躁。”

  为了让费德勒有事可做,家人让他做各种运动:滑雪、摔跤、游泳、滑板,但他最喜欢球类运动:足球、手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当然最喜欢的是网球。少年时期的费德勒就拥有了两个最有力的武器:超强的身体协调性和燃烧着的雄心。母亲里内特说:“一岁半时,他就喜欢拍球。三岁半时,第一次上场玩球。4岁时,他已经能够打十几个回合。”

  当时,费德勒不喜欢学校,在课堂上哈欠连天;他的训练态度也不好,经常迟到,经常受到纪律处罚。费德勒不喜欢基础练习,但他喜欢比赛。他在比赛中展现天赋。同龄的对手们对他的评价大都是“大家水平都差不多,但关键时刻,费德勒总能率先找到解决办法。”

  1998年,费德勒在青少年比赛中脱颖而出,转为职业,他很快被称作下一个桑普拉斯。但大家也知道他身体不够强壮,心理不够厚实。1998年底,在瑞士的一个小赛事中,他因为消极比赛被罚款100美元,当时他每个发球局都要发出两个双误。后来,费德勒得到了体育心理学家克里斯·马科利的帮助,1998年到2000年春天,费德勒一直在接受治疗。

  德勒的好友阿莱格罗说:“我们在瑞士国家训练中心,有一天要填一个表格,其中一项是未来目标。所有人都填的是打入世界前100。当时费德勒只有15岁,但只有他写出“先进世界前10,然后做第1”。没人相信,因为他当时根本算不上最优秀的。”

  1999年,费德勒在迈阿密输给了丹麦人卡尔森,他开始觉得自己动力不足。“我有些厌倦了,没激情了。”他和体能师制订了三年计划,目标很单纯,加强躯干力量。

  这段沉淀时期对费德勒非常重要。有一个细节:原来他有个习惯,在每次发球前,让球穿裆而过一次,这非常搞笑。后来他费尽力气改掉了这一习惯。自此,他控制力上升,不管是对球技、形象还是媒体关系。

  费德勒痛心疾首的转折点应该是在2002年和2003年。2003年法网,他在第一轮就被秘鲁人路易斯·奥尔纳(Luis Horna)直落三盘击败。费德勒跌落到了低谷。他当时世界排名第5,但却有82个非受迫性失误,而且明显精神崩盘。他说:“我知道自己第一盘输掉之后精神就垮了,我抑制不住去想,即便我扳回来,后面还要连赢6场才能夺冠。这让我疯了……”

  2003年5月26日,媒体终于将费德勒比作“网球界的菲尔·米克尔森”,之前这是长期属于伊万尼塞维奇的外号,意指“从未赢得大满贯的最佳球员”。22岁的费德勒依然是个输家,因为这个年龄的贝克尔、埃德博格、博格、康纳斯、桑普拉斯、维兰德、麦肯罗、休伊特和萨芬早已登堂入室。直到2003年的温布尔登,费德勒终于赢得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大满贯冠军奖杯。

  2004年是费德勒的登基年,除了法网之外,他囊括当年的其他三项大满贯。他说:“教练总是让我平静下来,我以前一直觉得不可能。我得把魔鬼从脑子中赶走,没人能帮我,只能靠自己。”从此,费德勒真正变了。

  费德勒的身边人也开始聚集,米尔卡开始管理他的时间表,打理和媒体、赞助商的关系。母亲里内特掌管着费德勒基金会,体能师帕加尼尼、前球员和银行家斯托布里和瑞士戴维斯杯队的队长鲁蒂成为他的主要顾问。

  他的个人生活也在变化,他在迪拜度过很多日子,培养了时尚口味,更享受蜂拥而至的荣誉。里内特说:“他变成了一个完美主义者。这和以前不一样,以前他漫不经心,总是迟到。其实,秘密在于他太在乎自己的世界第一宝座了。”★陈明/译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09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