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网球频道> 2009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正文
新浪体育讯 2009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已经完美落幕,历史性的画面定格在了纳达尔的笑容和费德勒的泪水交织的一瞬间。作为本年度的首项大满贯赛事,今年的澳网男单比赛为整年的ATP巡回赛拉开了一个梦幻般的序幕。除了费纳“宿命性”的第19次对决以纳达尔“宿命性”的胜利告终外,本届澳网的男单比赛还有很多的精彩值得我们永远的铭记。
真正的“全能王”纳达尔
曾几何时,人们“武断”地将他定义为“红土专家”,但伟大的纳达尔用两座沉甸甸的大满贯奖杯击碎了所有人的质疑,温布尔登史诗级战役I他攻陷了费德勒的草地王国,短短7个月内他又在史诗级战役II中吞噬了费德勒的硬地王国。前5轮比赛,纳达尔一盘未失,后两轮比赛他又在3天之内连续两次赢得大战5盘,两场比赛总共耗时9小时37分钟,其中一场还刷新了百年澳网的最长用时记录。
这样的表现宣告了纳达尔真正蜕变成了“全能王”,因为在首次硬地大满贯折桂后,他也成为历史上又一位在3种不同类型场地的大满贯男单比赛中都夺冠的球员,他距离“金满贯”也仅仅只差一座美网奖杯。西班牙“斗牛士”用钢铁般的“战神”品质证明自己的潜力不可限量,他的世界第一的宝座还将继续稳固。
落下泪水的“老国王”费德勒
费德勒在颁奖仪式上的泪水包含了太多太多,里面有追逐桑普拉斯14冠伟业梦想破碎的悲伤,有生涯第13次、连续大满贯决赛第3次、连续对战第5次被纳达尔击败的无奈,有237周世界排名第一的记录、连续4年年终排名第一的记录被纳达尔终结的难过,还有草地王国和硬地王国全部都被对手占领的绝望,所有的这一切都化做了伤心的眼泪,罗杰像个孩子一样在所有人面前伤心的哭泣。也许,两人积分差距的越来越大,自己年龄的日渐增长,以及击败对手越来越渺茫的希望才是费德勒心底最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吧。
“四巨头”?其实仍是“两巨头”
去年年末的变化让人们仿佛以为,男子网坛的两极格局已经让位于新的“四分天下”了。小德是赛会的卫冕冠军,穆雷是夺冠的最大热门,他们都比费纳两球王年轻且充满激情,但是事实证明,他们离两位球王的差距似乎还很远很远。
小德在大满贯比赛中轻易退赛,其薄弱的意志品质令人不敢恭维。穆雷迟迟不能在大满贯舞台上展现大气一面,面对强敌时他仍然是难堪大任。费德勒和纳达尔第7次在大满贯决赛中的会师宣告了两极格局在新一次的较量中战胜了“四分天下”。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两位球王在近21个大满贯比赛中已经合力包办了其中18个冠军,他们的伟大毋庸置疑。
大放异彩的“法兰西军团”
法国军团在本届澳网男单的比赛中展现了强大的群体实力,他们的上升势头甚至超过了同样人才济济的西班牙军团,因为他们拥有年轻的四位天才“火枪手”——特松加、西蒙、孟菲尔斯和加斯奎特。其中,去年的澳网亚军特松加和已经贵为TOP10的西蒙,都同样地倒在1/4决赛中。孟菲尔斯在16强战中遗憾伤退,他只能期待来年能够真正蜕变。加斯奎特则在32强战的一场马拉松似的战役中被智利火炮冈萨雷斯击溃,心理素质看来还需等待新的升华。除了这四位青年才俊外,我们还必须敬仰一位老将,他就是最后一次参加澳网的37岁魔术师桑托罗。闯入32强的桑托罗毫无遗憾地永远离开了墨尔本的大舞台。
费天王曾经的战友们开始远离舞台的中心
尽管费德勒还在苦苦挣扎着捍卫中生代球星们最后的荣耀,但是似乎已经没有什么人能和他并肩作战了。萨芬无疑是他们中最具天赋的球员,但极差的情绪管理和逐渐衰退的获胜欲望让他可能已经完成了最后一次墨尔本之旅。费雷罗和休伊特都曾贵为NO.1,但如今我们已经很难在32强中找到他们的名字。纳尔班迪安和罗迪克也许是唯一还能和费德勒继续战斗的朋友,但状态起伏的前者早早爆冷出局,状态本来不错的罗迪克却“不幸”地分在了下半区,他宿命性地输给了费德勒。看来,新陈代谢这一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同样是网坛不可逆转的趋势。
(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