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章丽倩
上海、网球、大师杯,围绕这三个元素展开的故事终于在昨天那个有些寒冷的夜晚画上了句号。再过11个月,上海就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开场——ATP1000赛。于是,当本届大师杯的华丽帷幕渐渐收拢的时候,回顾与展望似乎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一笔。
每到赛季末,作为男子职业巡回赛收官站的大师杯总会引来全世界关注的目光。而对于上海、对于上海大师杯,ATP国际区总裁、大师杯赛事总监布莱德·德拉维特也是感触良多。“上海政府的大力支持、更多媒体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球迷和赞助商参与了进来,他们共同的努力促进了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交到了很多朋友。除了我的家乡悉尼,上海已成了我最喜欢的城市了。”
在网球世界的版图上,上海这座城市也许还只是一个浅浅的印子,但就短短10年的发展时间来说,这已经称得上是一个可喜的成果。喜力公开赛,对上海的网球发展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始,同时也是ATP在中国迈出的第一步。从1998年到2004年,喜力公开赛一共在上海举办了6届。“这些经验为后来的大师杯做了充分的准备,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中国观众对这类大赛的适应程度。”德拉维特说。
ATP1000赛与大师杯,可能在部分球迷看来,已经在上海成功举办了5届的后者的份量显然更重些,毕竟它的卖点在于ATP年终总决赛的悬念。但德拉维特的说法是,其实ATP1000赛的承办更考验上海的能力。“大师杯包括正选和替补,也就30位球员不到。但ATP1000赛有更多的签位,单打、双打选手加在一起有 112人,对场馆和接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到时将不再只是室内比赛,气候因素也会增加难度。”
喜力公开赛,一个起点,大师杯,一种强力的催化,而现在,当仅次于四大满贯赛的ATP1000赛离我们越来越近时,新的准备与考验自然也就来到了。不过,相比起上海在刚接手2002年大师杯时所遭遇的质疑来,在拥有成功举办5届大赛的底气后,包括德拉维特在内的许多人都对上海这座城市表达了信任。“2006和2007年的大师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我们有信心把ATP1000赛交给上海,我相信上海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