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研究出“鹰眼”使用技巧:球员应更多挑战出界球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0月28日11:12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当两位球员正在底线进行精彩的对抽时,线审突然判定一球“出界”。输掉这一分的球员会不会对这个判罚有异议呢?根据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职业网球选手在“出界”时挑战判罚比在“入界”时有更多可以增加他们推翻判罚的机会。

  根据对2007年温网中随机抽取的57场比赛研究表明,线审在判定“出界”时要比“入界”时更容易犯错。这并不意味着裁判表现不好,科研人员表示,而是人类在判定移动的物体时更容易出现知觉偏见。

  目前的规则允许球员在比赛期间拥有无限次正确的挑战,但每一盘只能有最多三次不成功的挑战,如果打到抢七则可追加一次挑战机会。

  “当球被判定入界时,球员们通常不应该要求挑战,甚至是当他们觉得那是一个并不正确的判罚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惠特尼(David Whitney)说,“球员们应该集中精神将他们的挑战机会用在球被判出界时。”

  2006年的美国网球公开赛成为了第一个使用鹰眼技术允许球员挑战判罚的大满贯赛事。温网和澳网随后也开始使用这项技术。而法网则是现在唯一没有使用鹰眼的大满贯赛事,不过主裁可以根据留在红土场上的球印来判断线审的判罚是否正确。

  2004年美网之中,小威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输给了卡普里亚蒂,正是这场比赛最终促成了视频回放系统被应用到比赛之中。决胜盘一开始,主裁判定小威的反手击球出界,但视频回放却显示这个球入界了——而得到这一分的卡普里亚蒂最终以2-6/6-4/6-4的比分逆转了比赛。

  这项研究中,三位研究人员分别审查了2007年温网中4457分的电视回放画面。其中有83处错误的判罚,84%的比例出现在此球被判“出界”的情况下,而只有13个误判出现在“入界”时。研究人员认为,知觉偏见所导致的误判是因为移动的物体与它的真实轨迹相比会出现在更远的行进轨道上,这是人类感官的一个普遍误感。而这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所研究出来的结果将在本周二出版的《现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中刊登。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概念,如果这项研究结果是正确的话。我敢肯定球员们会在思考之后采用对他们有利的建议的。”美国网球公开赛的发言人维德迈尔(Chris Widmaier)说,“每名球员都在追寻他们所寻求的公平。”

  (索尔)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鹰眼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