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大武器帮助郑洁再胜伊万 中国一姐渐具大腕范儿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9月27日06:56  深圳商报
三大武器帮助郑洁再胜伊万中国一姐渐具大腕范儿

  9月26日,在2008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四分之一决赛中,郑洁以2比1战胜塞尔维亚名将伊万诺维奇,闯入四强。(新 华)

  在26日的中网赛场,郑洁继温网之后再次让名将伊万诺维奇欲哭无泪。在近3个小时的鏖战后,郑洁彻底粉碎了伊万的冠军梦。凭借这场令人振奋的胜利,郑洁不仅闯入了本届中网的女单四强,她的世界排名也已经追平了自己历史最佳的27位。是什么,让郑洁第二次成为伊万的“梦魇”?

  武器一:主动

  郑洁此役打得实在太主动了,她一直尝试着将伊万诺维奇遏制在底线,并利用大角度的调动让伊万在底线疲于奔命。正手回球犀利,反手斜线漂亮,加上适时的上网截击,郑洁的战术变化多端,伊万一直没能挽回被牵着鼻子走的颓势。在第一盘丢掉抢七局后,伊万在第二盘强力反扑,以6比2还以颜色。但是决胜盘里,郑洁大开大阖的底线回球让向来不擅长移动的伊万很是头痛。甚至面对伊万的发球,郑洁都能准确判断落点并直接反击得手。郑洁赛前曾说过,自己已经十分了解伊万,看来这一次,“知己知彼、主动出击”的确成了郑洁的获胜法宝。

  武器二:顽强

  郑洁和伊万的这场焦点大战,被安排在正午12点半。艳阳下的中央球场,到处都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在这样的暴晒下鏖战近3个小时,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严酷的考验。而郑洁,她的疲劳更是旁人无法想象的。就在前一天,刚从单打赛场下来后,郑洁就投入到了双打赛场。双线作战的郑洁体力无疑消耗很大,而此前刚刚感冒病愈,郑洁的身体状况其实并不在最佳状态。更令球迷揪心的是在比赛间隙,郑洁还申请了医疗暂停,赛后她透露说是自己右脚的小脚趾磨出了一个水泡,“我不得不叫医生给我包扎一下。”就是在这样疲惫且虚弱的情况下,郑洁不仅顶住了鏖战的压力,还取得了令人惊异的胜利。这不能不说是一场“意志的胜利”。

  武器三:沉稳

  “现在的郑洁真的不一样了,很有大牌球员的风范”,这是最近很多记者对郑洁的议论。的确,和此前单打赛场上低眉顺眼的谦和相比,现在的郑洁多了几分指点江山的霸气。就在和伊万的比赛过程中,曾出现了一个小插曲——第一盘十分关键的时刻,伊万挑战鹰眼成功,但是当时现场的鹰眼回放系统出现了故障,裁判的决定难以服众。这时,郑洁正色地跟主裁用英文沟通交流,时间长达4分钟,比赛甚至因此中断。尽管郑洁的强硬申诉并没有改变结果,但是敢于在场上说出自己的想法、争取自己的利益,这标志着郑洁开始向成熟顶尖选手迈进。

  (本报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吴 吉)

  如果支持她们你就拍拍手

  当“自家宝贝”郑洁和头号美女伊万相遇,你更支持谁?这个问题,让26日的中网球迷陷入两难的选择中。

  “我觉得自己今天能获胜,最大的关键就是有现场那么多球迷在给我打气。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球迷的助威给了我力量,让我挺了下来。”走下赛场,郑洁谈及自己的胜利,将头功记在了球迷的身上。

  “中国加油,郑洁加油”,整齐划一的口号在中央球场适时响起。循声望去,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红色。统一的红色服装、红色头带与红色加油棒……TCL集团组织的官方球迷助威团是现场最“红火”的方阵,他们为女网金花营造的“红色主场”点燃了现场观众的激情。而为了给郑洁打气,现场的中网拉拉队更是费尽了心思。“我们在赛前就已制订好多种口号方案,根据场上不同情况喊出来,不管怎样就是要力挺郑洁!”一位“网球宝贝”说,她们都是坚定的郑洁球迷。

  记者统计了一下,拉拉队给郑洁的加油口号至少有4种,从最简单的呼喊郑洁名字,到用四川话喊“郑洁,雄起”,再到节奏明快上口的“如果支持郑洁你就拍拍手”,现场的气氛被拉拉队渲染得一片火热。

  本土作战的郑洁自然得到了大批球迷的青睐,但是作为中网人气最旺的球星,伊万诺维奇也没有受到冷落。中网拉拉队也会尽职尽责地为她加油,甚至特别准备了塞尔维亚语的助威,这些都让伊万诺维奇如沐春风。“跟本土球员比赛总是有些困难,但是中国球迷很热情,他们对我也很好,连我练球的时候他们都会忠实追随,我很感动。”

  伊万说,此次中国之行最大的收获是感受到了中国球迷对她的偏爱。这不,伊万输了球,一位痴情的小伙子失望极了。他坐在看台上,迟迟不愿离开,声嘶力竭地呼喊着伊万诺维奇的名字——“阿娜,阿娜”。而赛场外,在伊万诺维奇的官方宣传画前,球迷为了跟在图片里巧笑倩兮的伊万合个影,甚至排起了不短的队伍。“我最喜欢的球星就是伊万诺维奇,她球打得好,人也特别漂亮,”一位姓孙的小伙子告诉记者,此次为了追随伊万,他不惜重金花1200元钱买了套票,“我本来很看好她夺冠的,还想从头看到尾呢,没想到她只出场两次就输了。唉……不过她输给的是郑洁,这让我的心里还没有那么难受。”

  (本报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吴吉)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2008年中国网球公开赛专题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