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坛三巨头法拉盛前景观察 纳达尔因何重走老路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8月28日06:58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纳达尔、费德勒、德约科维奇先后在法拉盛公园顺利完成了首演。作为今年美网夺魁的三大热门人选,费纳德三巨头的争冠前景到底如何,他们在首轮展现的竞技水准和精神状态,无疑提供了一些蛮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纳达尔今年的最大改变,主要体现在接发球站位靠前和发球水准提升两个方面。西班牙神奇小子之所以能拿下温网,与打法攻击性不断提升有很大的关系。不过,在美网首轮比赛中,西班牙人似乎有意识地将主动策略放弃。他仍然依循着红土场上的赢球思维,惯性地站到了底线外2-3米,固守底线极少上网,在尽量减少主动失误的同时,谙熟地玩起防守反击。

  纳达尔为何重新走上老路?这恐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1,对自己的状态没有把握。费德勒曾经感叹,大满贯的第一轮总是最难打的,因为你无法确定自己的真实状态,更何况对手总是一个未知数。美网系列赛冠军,北京奥运会金牌,新科世界第一,纳达尔在来到法拉盛之前,已经将全世界球迷的胃口吊得老高,身处云端的他最忌惮此刻被人抽空梯子,因此当前他必须求稳!从辛辛那提到北京,再从北京到纽约,连续倒换时差,纳达尔的身体到底能否撑得住,资格赛一路走来的法乌到底有几两水,这些他都需要检验一番。

  2,适应NO.1的感觉。首次以头号种子身份参加大满贯,纳达尔身上的压力要比以往大很多,媒体的关注、球迷的期待以及对手的重视程度,较之前三个大满贯赛已非同等层次的提升。虽然纳达尔对网球的专注一直颇值得称道,但是场内外的新形势难免对他的心理施加了一些暗示性的影响。这些变化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球王的战术选择。

  纳达尔略显保守的策略选择,让从资格赛打上来的法乌彻底将状态打开,这个外表“很中国”的德国人,不仅在对抗中打得有声有色,即便面对破发点也是使出浑身解数,最终撑到了两盘抢七的局面。当然,即便法乌发挥出了120%的水准,他仍不足足以撼动纳达尔的霸权。对于新科NO.1来说,这是一个计划内的胜利,过程和结果都依循赛前的战术部署走,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稳步提升战斗力。

  卫冕冠军费德勒在昨天的阿瑟-阿什球场中压轴出场,一袭暗金战袍出场的他,迎战名不见经传的阿根廷人M-冈萨雷斯。在首盘开始阶段,费德勒习惯性慢热,南美人狂暴的正手让他多少有些不适应,在比分落后时,他只能依靠强劲的发球化解破发危机。不过在稳住阵脚后,费德勒便显示了在硬地上积淀多年的霸气,他一度连下10局并且在次盘派送鸭蛋,秋风落叶之势将对手横扫。

  应该说,费德勒的法拉盛首演依旧强势,虽说没达到完美的高度,但至少后两盘打出了摧枯拉朽的气势。费德勒说自己在硬地上依旧拥有绝对的优势,在法拉盛公园,他无疑有资本宣扬这份无与伦比的自信。客观来讲,费德勒今年的危机根源自他的体能,这也是他在北京奥运会出局后,自己明确给出的解释。由于身体原因导致训练紊乱,这使得瑞士天王的技战术组合,一直没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如果不是身体的拖累,我们很难想象正手疯狂失误的场面,竟会出现在这个曾拥有号称“上帝之手”的天王身上。费德勒的反手和网前技术出现的退步和滑坡,也与训练不系统有很大的关系。从首轮比赛看来,费德勒的身体情况良好,精神状态也不错,奥运男双金牌在某种程度上稳住了罗杰急速下滑的信心,四年来头一次以NO.2的身份出战大满贯,他还拥有前所未有的轻松。

  德约科维奇在刚刚结束的一场焦点战中,6-3/6-3/6-4淘汰法国“花蝴蝶”克莱门特,轻松迎来美网开门红。相对于纳达尔和费德勒的对手,克莱门特得名气更为响亮、经验更为老道,作为前TOP10选手和澳网亚军得主,克莱门特今年状态回勇明显,他甚至在温网爆冷打进了八强。穆雷曾经点出自己职业生涯三个最忌惮的对手,一向以击球线路多变著称的克莱门特就是其中之一。今天能够以较为明显的盘面优势击败“花蝴蝶”,这无疑昭示塞尔维亚人状态不一般。德约科维奇今年的北美硬地成绩不太理想,在多伦多和辛辛那提两次输给穆雷,在北京奥运会上又输给纳达尔,自信心受到一定的打击。今年美网抽签,他和费德勒再次分在同一个半区,这无疑增加了争冠的难度,希望今天的胜利是一个好开始。

  (朱塞佩)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2008年美国网球公开赛专题 

更多关于 纳达尔 费德勒 的新闻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