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合作、采访
电话:010-58983402
资深船长谈帆船—聊天实录
2006-08-08


  

图为嘉宾与主持人合影

  北京时间8月8日下午3时,华洋海事中心资深船长任延周、许根利,“全球通新浪号”船长王滨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新浪主持人马骧(点击进入马骧Blog)与三位船长就“全球通新浪号”所经过的海域,以及海上状况、海盗、海上设施等,与广大网友进行了交流。

聊天视频:

“全球通新浪号”航线、近况介绍

加勒比海的风土与海盗

帆船的航行 船长的职责

帆船与其它船型的差异

  以下为聊天实录: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新浪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您光临新浪宽频的直播间,主持人马骧向大家问好。

  接下来的时间里是“全球通新浪号”环球航行系列访谈的第一期,我们请来三位嘉宾和各位喜欢航海,对航海充满兴趣的各位网友进行沟通。

  给大家介绍一下,从最右边开始:“全球通新浪号”的帆船船长,同时也是新浪公司的高级副总裁王滨先生!

  王滨:小马好!

  主持人:另外两位也是船长,他们来自华洋海事的资深船长,一位是许根利先生。

  许根利:大家好!

  主持人:坐在我左手边是任延周,任船长好。

  任延周: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请来三位船长在座,先告诉各位网友你们从事航海都多长时间了。王船长?

  王滨:和两位船长相比我最短,3、4年时间,还是一个初学者。

  主持人:第一次出海是什么时候?

  王滨:2003年,当时在深圳参加香港环岛比赛。

  主持人:两位先生都是分别多少年?什么时候第一次航海?记得吗?

  许根利:我是1988年毕业,毕业以后一直从事航海事业,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18年了。

  主持人:18年。您是远洋的船长?

  许根利:对,远洋船长。

  主持人:主要是在什么样的船上当船长?

  许根利:船分好多种,像油船、客船、散货船、杂货船,还有混装船,分类很多。但是各个船种都要有相应的培训证书,适合什么船上做。像我现在一般做散货船。

  任延周:我是1980年开始做船员,1980年10月份一直到2004年的9月份,在海上大概做了25年。我做过集装箱、杂货、散装,做船长是从1993年开始,做了11年船长。

  主持人:1980年我5岁(笑),1975年出生。不论时间长短,对航海肯定都有特别的感觉,我不知道王船长,海洋对你来说是什么?航海又是什么?

  王滨:对我来讲肯定是更多从运动的角度看,在海上是一样的,不管是工作也好,在海上是一样的。我们的感觉更多是从运动的角度上去感受海洋,去挑战未来,有点户外运动的感觉。

  主持人:运动有好多种,为什么选择在大海上玩?

  王滨:我本身喜欢海,再加上帆船运动确实有它独特的一面,在大海上,两位前辈也知道,未知的东西太多了,上万吨的船可能都有不测的气象、海流、风速,帆船同样面临着这种问题。而且我们这种帆船有环游世界的感觉,也算是人生经历,所以我特别喜欢。

  主持人:两位呢?航海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先说一个笼统的大的概念。

  任延周:因为航海本身也是对人的一种考验,因为在海上就像王船长说的,有好多无法预测的东西。再就是环境比较特殊,不像在陆地,有什么困难马上可以打个电话,你必须想办法自己首先克服。尽管是有人能够给你提供帮助,也是等到适当的时机、适当的港口,对人生是一种挑战。不过不像王船长他们更具挑战性。

  主持人:帆船航行。

  王滨:因为在海上确实是,刚才船长说到什么事情必须自己做,包括在船上出的什么事,在内地哪怕撞个车、出个交通事故,马上想到有警察、朋友,在那里一切一切必须自己做,人回到最初始状态的时候,去凭自己最基本的劳动生活、工作,去做一些事情,还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像这种远洋的中国船只肯定是全世界各个角落基本上都到遍了,但是帆船,尤其是环球航行的帆船,在原来这一片是空白的可以说,但是这一次我们有一个环球的航行,帆船的,就是“全球通新浪号”的这样一个活动。具体活动怎么样其实我不太清楚,我们让王船长说一下。这是一个图板。这是今年的,叫“全球通新浪号”。

  王滨:今年我们从法国的戛纳启航,途径地中海。可能两位大哥早就走过很多遍了,从地中海直过直布罗陀海峡,去了卡萨布兰卡,去了玛格丽特岛,去了巴西的福塔莱萨,然后北上到加勒比海。现在的船就是在委内瑞拉的玛格丽特岛,这两天因为船出了问题,正在修船,今天还在这里,估计明天出发。因为我的户口本盖满了,过了大西洋我回来了,可能是在卡塔赫纳这一带再上船,然后到法国的殖民地大溪地。

  主持人:著名的珍珠产地。

  王滨:风景很著名。然后到新西兰、澳大利亚,直接到菲律宾,然后穿过深圳。

  主持人:这是今年准备的航程。5月25日从戛纳出发,到福塔莱萨。

  王滨:对,现在在福塔莱萨。

  主持人:花了多长时间?

  王滨:两个月。开始走的不太顺,如果走的顺现在应该过巴拿马运河。

  主持人:这是另外一个航行板,这是去年的时候,沿途经过这么多地方。

  王滨:埃及、红海、苏伊士运河到印度洋、马尔代夫,到泰国的普吉岛、马六甲海峡、菲律宾。

  主持人:这就把这一圈合圆了,成为一个真正的圆圈,是环球航行。两位老船长这条线肯定都走过很多遍。环球航行都走过无数遍。

  任延周:无数遍。

  主持人:去年我们回头再回顾。今年5月25日出发,您在海上走了两个月,顺利吗?

  王滨:这次不顺(笑)。反正海上总是这样,你觉得顺的时候就开始不顺,觉得不顺的时候还可以。

  许根利:风浪大。

  王滨:我们从西班牙的帕尔玛出来的时候,后面出了点故障,没关后窗,尾浪特别大,海水进来侵到沙发里,沙发底下有一个GPS的电路板,都不知道,这是后来上岸才知道,突然整个GPS没有了,海图没有了。

  任延周:所有的GPS系统都坏了。

  许根利:还没有恢复?

  王滨:恢复了,没有办法,没有海图不能走。当时我们这个岛上当时连纸海图没有带。

  许根利:全是电子的。

  王滨:因为去年我们买了一套纸海图,花了差不多4万块钱,捆成一包放在船上几乎都没用过,今年说省了吧,就没买。结果纸海图没有,位置都不知道,就凭着指南针、感觉,回到西班牙的尼萨岛,走了7、8个小时。

  主持人:好在没有深入大洋深处。

  王滨:没有深入大洋深处,不然特别麻烦。

  主持人:在货轮上纸海图还是必备的。

  许根利:还是必备的,虽然船上有电子海图,但必须配纸海图。

  任延周:在商船上都是两套系统,都有一套备用系统,防止发生意外问题,比如舵机,本身有舵机,还有应急舵机,有救生艇,还有备用救生艇。

  主持人:这次通过这件事是一个小小的教训。

  王滨:因为去年我们花了几万块钱把沿途的海域全买了,特别详细,还专门去法国买的,启航之前买的。回来都没开包,本来也是备用的,都没开过,因为用电子海图。这次想干脆别买了,反正买了也是浪费,就省了。结果后来还好,我们用指南针就走回去了,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深入到大洋深处比较麻烦。这种事情也是很少见,第一,平时船的后窗不开的,这次上来一个新船员,那天热。

  许根利:对船上生活不习惯。

  王滨:把窗户开开,其实开也没有问题,晚上记着关就行了,结果晚上忘了关。忘了关也没问题,因为平时浪都是从左边右边来,从后边来比较可能性小。但是那天特别大的尾浪。浪进去也没有问题,沙发下的GPS的盖平时都是盖着,这次装卫星上网系统的时候从那里过了一根线,把盖拆开,没有盖上,海水就进去了。

  进去都不知道,浪进去以后都5、6个小时以后,可能慢慢腐蚀,从一下子都没有了,地中海的风比较大。

  主持人:什么事都会发生,充满意外。

  许根利:海上意外非常多,天有不测风云。

  网友:这事真好玩。

  主持人:我觉得您这话,可能很多网友都有这种感觉,远洋航行,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能想象,包括我之内都只能想象一下。现在这个船到了加勒比海。

  王滨:对,加勒比海。

  主持人:那个地方的风俗人情和沿途的一些景观肯定是平时看不到的,提起加勒比海,大家马上想到著名的电影《加勒比海盗》。

  王滨:我还没去过,两位船长去过很多次,他们谈。

  任延周:我2002年我在加勒比海呆了一年,当时我们做了一条船,是在加勒比海墨西哥湾,一直在那附近,有10个月,对那个地方比较熟。那个地方从风景上来讲是一个旅游胜地,特别是帆船比较多,过巴拿马河,经常碰到在太平洋应好,加勒比海也好,经常碰到帆船,风景也比较好,那个地方也没有污染。现代来讲,尽管经济不太发达,但是从历史上来讲,这个地方有过辉煌的历史,恐怕跟中华民族也差不多。我看过玛雅文明,公元2000年前就种植玉米、土豆、西红柿,恐怕咱们的植物还是从那儿引进过来的,他们创造了非常灿烂的文明。

  许根利:玛雅文化在公元730年到790年,那时是鼎盛时期,后来这个部落就慢慢衰落。当时从文化讲,雕刻、绘画、建筑业都比较发达,后来发现一些石碑。

  主持人:建筑群。

  许根利:都很先进。

  任延周:其实玛雅文化区域就是中美洲,从墨西哥往南一直到伯利兹、巴拿马、哥伦比亚、美国。

  主持人:是不是那个地方的海况,如果帆船航行并不困难?

  任延周:对,因为那个地方岛屿多,咱们看加勒比海的图看,是一个岛列,岛屿比较多,航行一段就可以靠岸。但是作为大船不行,因为暗礁多,对我们来讲航行不利,对帆船来讲应该是最好的地方。

  王滨:唯一的问题是在这个季节不好,有飓风。

  许根利:当地叫飓风。

  王滨:去年新奥尔良飓风,就是这个季节。像美国那么发达的国家,救援设施、保护设施比较好,但还是死了那么多人。但是加勒比海离岛比较近,听天气预报,天气不好久可以靠岸,如果走到什么深处,不能靠岸比较危险。好在帆船比较方便。

  任延周:“全球通新浪号”都是沿着南美彼岸比较走,即使有飓风有没有太大的威力。

  王滨:飓风的初始阶段是从那里开始,还没有到登岸的阶段。

  任延周:加勒比海的飓风跟中国南海的台风是一样的,是在北纬10度左右形成,往西移动,转向西北,转向以后速度、威力就大了,好在“全球通新浪号”没有经过奥尔良市。

  王滨:不是好在,这就是根据天气设计的航线。

  任延周:2002年我在墨西哥尤卡塔娜岛避过台风。35000吨。

  王滨:我们“全球通新浪号”帆船只有16吨。

  任延周:抛锚抛了三吨,台风当时袭击古巴,当时江泽民还亲自援助了5000吨还是1万吨玉米给古巴。

  许根利:那里飓风也很厉害。

  主持人:新浪号在海上经受过的风浪最大是什么?

  王滨:去年在红海的时候,曼德海峡,风浪瞬间风速差不多达到了50多节。测量下来应该是10级风。

  主持人:这时帆船采取的应急措施怎么样?

  王滨:没什么措施,硬扛着,早知道就不走了。

  任延周:帆是不是全部落下来?

  王滨:全部落下来,前面剩下一个很小的防爆帆,还是要有动力,如果没有动力帆船就失去动力了。我们有一个小的发动机,是靠港用的,那时不顾那些,把发动机都打开,控制船的方向。

  许根利:发动机有动力?

  王滨:有一个很小的马达,进出港用的,进港必须靠这个,帆船进港必须落帆,靠发动机进港,发动机很小,不管用,但是那时有多少用多少,使劲控制船的方向。

  主持人:那时我们说危险性是很难预料的,不知道究竟会怎么样?

  王滨:大体是有的,环球航行的航线最开始还是根据天气、洋流设计的,要尽量避开最危险的,但是毕竟大洋上,两位大哥知道的更清楚,天气预报哪能百分之百准,总有一些意外,再加上特殊原因。比如当时我们过红海的时候,当时在苏伊士运河,美英舰队过苏伊士运河,所有的船只全部靠岸,耽搁一个星期,心情很烦燥,出来的时候水也没怎么加满、油也没怎么加满就走了,特别赶。如果不赶等风过去就算了。像地中海GPS失灵,也是很多巧合在一起,不然就不可能出现那个事,肯定是这样的。

  主持人:现在走到加勒比,刚才我们说电影很有名,现代海盗的传说也很多,有吗在那个地方?

  任延周:有,还是有海盗,我就遇到过。我2002年在哥伦比亚,这次你们航程当中靠哥伦比亚?

  王滨:不准备去哥伦比亚,有自然灾害。不准备从那里过。

  任延周:我们从港出来,当时装了一船水泥,从防火梯里出来,船员在船头还没回来,就听见下边有动静,一看有人打上来,一个木桩子,上面一个铁钩子挂在上面,木桩子钉了一些东西,像爬电线杆子一样,夜里12点钟。当时船头要走的时候,突然觉得不对劲,一照,那些人就走了,够没登上来。

  主持人:如果登船有可能什么后果?

  任延周:一旦海盗上船,原则是让海盗不让上船,只要上船就没辙,就得听他的。

  许根利:不能对抗。

  任延周:因为咱们是赤手空拳,海盗最低级的也是手里拿着匕首、长刀,甚至有武器。

  许根利:现在很多都有武器。

  任延周:咱们赤手空拳不可能跟他们对抗。

  王滨:一旦有海盗就要损失减轻到最低。

  任延周:我看到一个船员,胳膊有这么长一个大口子,我说这是怎么回事?就是在西非遇到海盗了,把骨头砸断了以后,这个地方被砍了一刀,有一个非常大的疤,那是跟海盗对抗、动手了。我想如果他不动手,也不至于造成这么大的受伤。海盗一旦上船,不跟他们对抗,要什么给什么。

  主持人:要什么?

  任延周:要钱。

  王滨:我们那个船没货,他们的货船有货。我们的船是放着一万美金在船舱,到了以后就算让他们开心一点。(笑)

  主持人:准备好了。

  王滨:就准备了一万美金在船上。因为曼德海峡,然后经过索马里,那个地方很乱,各类民兵组织,政府的控制力很弱,随便3、5个弟兄拎两把家伙就可以开着快艇过来了。

  任延周:反政府武装。

  王滨:大船还要爬,但是我们的帆船也好,肯定也没什么料,上次跟着我们半天,最后走了,估计也知道这帮人没什么钱。

  任延周:我们的船主要是满载,从水面到干舷至少4米的高度。

  王滨:我们只有1米。

  许根利:船小。

  主持人:新浪号上有多少人?

  王滨:7个人。

  主持人:现在还有多少人?

  王滨:5个。

  主持人:有防身的武器吗?

  王滨:没有,这是非法的。因为很麻烦,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许携带武器,这是起码的。在外面可以悄悄改个什么武器,可以买到,但是每个地方进港要检查,比如你携带武器进别人国家,万一查到是非常麻烦的。所以,不可能带武器的,只能给自己找麻烦。

  任延周:有些东西没法界定。过去可以带,95年以前大型商船都带武器,从95年以后没了,取消了。过去中远、中海跑外地船都有武器,都配备高射机枪、全自动步枪、冲锋枪,都有,但是从95年以后没了。

  许根利:往往有武器,船上有容易出现问题,化解不了矛盾容易发生冲突(笑)。

  主持人:所以“全球通新浪号”采取的办法是一万美金的薄礼(笑),还原封不动地搁在那儿?

  王滨:对,还没有派上用场。

  主持人:希望这一圈都别派上用场(笑)。

  我们说帆船和商船不同,当然有的网友就挺疑惑的,那么小的一个帆船去环球航行,危险性显而易见,为什么要冒这个险?刚才我们听几位谈的时候,大家也了解到了一些,在制定航线的时候首先不是盲目的,不是说知道哪个地方大风大浪就要硬闯,是比较符合科学规律的航线。现代帆船的性能,这我也不了解了,王船长给我们简单说一说。

  王滨:因为这个帆船运动,像帆船诞生历史很长了,郑和用的是古帆船,尤其西方列强搞殖民地时代的时候,已经把帆船做到极致,靠风的动力推动着船往前走。实际上在大航海时代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货船都是帆船,他们都是航海学校毕业出来的,大航海时代几千吨也是很大的船,也是靠帆船。

  所以,帆船本身从设计到帆船的投入使用,包括原来是商用,现在帆船没有商用,现在是进入运动项目领域了。所以,帆船从设计领域,也是经过几百年、上千年历史过来的,它是船,是船就一定在水上行走,而且一定靠风行走,基本上是这样。所以,大胆地相信,它正常情况下帆船还是不会有太多危险。就像飞机一样,上了飞机,飞机能不能掉下来?掉下来也有,但是正常情况下飞机也不会掉下来,是一定的道理。至于这种船遇到特殊的风浪,因为海上天气变化比较大,未知的东西很多,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办,肯定也有危险。包括这几年帆船出事的在全球也不少。就是我们这一次这个航线出去,两个月以前,法国一艘双艇的帆船,尺寸和我们一样大,到现在都没有找到,4个法国人,也是过大西洋,失踪了,现在都没有消息,就在我们出发的前两个月。这也是有原因,大货轮还有搁浅的时候。

  任延周:容易发生碰撞。

  王滨:碰撞、搁浅、触礁,在海上都会发生。

  主持人:现在新浪号这条船16吨,什么材料做成的?帆的构成怎么样?

  王滨:这还是比较好的一只船,从现代帆船理论讲还是比较好的,是铝合金的,我们说的铝合金跟窗户不一样,是特殊的,16吨重,桅杆25米,加起来有9面帆,不同的风速、不同的角度,大小不同的帆,使船保持不同的航速。一般这个船在2、3级的风的情况下都能够保持很好的速度往前走。

  主持人:最快什么速度?

  王滨:最快15节,最高速接近20节,就是接近集装箱船了。

  许根利:什么海域能跑这么快?

  王滨:瞬间,持续维持这么长时间太难了,比如瞬间的一两分钟,速度表上显示20节,我们平均速度是10节。

  任延周:相当不错。

  王滨:已经非常快,因为没动力,靠风。

  主持人:靠操控能力、驾控能力达到这一点?

  王滨:一个是帆的设计、角度,还有驾船的技术。

  许根利:受流的影响也很重要吧?

  王滨:受流的影响也很大,过大西洋,海流是20海里。

  许根利:基本上都是顺流过去。

  王滨:这个船摆在那里,什么都不开,帆一下收,海浪冲都能20海里。

  主持人:我是绝对的外行。

  王滨:流是海流。

  主持人:11节的巡航速度大概每小时多少公里?

  任延周:20公里多一点,1海里是1.852公里,11节的速度就是20公里/每小时。

  王滨:海上20公里很快,在高速公路没感觉。

  任延周:关键是无动力,这一点能跑到20公里相当厉害。

  主持人:你在船上船长的职责是什么?

  王滨:帆船更多也是整体,我的体现就是跟做公司差不多,一个总经理的活(笑),更多还是安排、协调、组织工作。像我们在大船上肯定分得更清楚,什么船长、大副。

  任延周:分工都比较明确。

  王滨:往下是水手。像我们总共几个人,也没有严格的级别之称,但是出现分歧的时候,总要有人拍板。比如今天看到天气是这样,有人说走吧,有人说再等一天。买东西的时候,包括我们船上淡水、吃东西都是很少的,每天的伙食安排有人有意见,再好的朋友,十几天在一起有点小摩擦也是有的,组织者更多是协调这个。

  技术上不至于是太大的问题、太大的坎,不知道两位船长的感受是什么样?作为船长还是要组织能力好。

  任延周:商船跟帆船不一样,像我们船多的30来个人,少的也有20来个人。商船分几个部门,船长下面管三个部门。大副是甲板部门,还有专门管机器的。过去还有管服务部。商船有三个部门,过去还有电报员,电报员、电报主任,专门管通讯的。我们分工比较细。

  主持人:因为船大、人多。

  许根利:但是现在普遍商船的人员越来越少。

  王滨:因为设备先进。

  许根利:工作劳动力慢慢在减。

  许根利:特别是实行GPS之后,电报员取消了。

  王滨:有海事传真。

  主持人:国际上规定帆船运动有什么样的规定?必须按照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线路进行航行吗?

  王滨:这一块也是环球航行比较头疼的问题,因为帆船运动主要集中在西方,或者是主要集中在欧洲的殖民地,什么法属、英属、葡萄牙的那些地方。在整个欧洲有一套很成熟的游艇帆船管理体制,比如你去哪个港口,比如我们停在西班牙、法国的某个港口,一来登记,表格都是现成的,船员是多少,船长是谁,提供淡水、暗电,电给装上,因为我们没有发动机,都要装电,是一套服务。但是一走到非洲,走到穷国家就没有了。比如像在中国,我们船是商业的还是做运营的都不知道,还是比较麻烦。遇到这种情况,比如我们到卡萨布兰卡,就始终把我们当货船算。

  任延周:收费高。

  王滨:收了差不多我们一千多美金,就停了两个晚上,但是没办法,还是得停。就是那个国家比较穷,随便把你当成一个什么东西,但你还必须这样。这个规则在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规则和标准,和发展几百年的航运史不一样。货轮到哪里怎么申报,因为拉货、卸货,有一整套东西,更熟一点,对于我们来讲都在摸索。

  主持人:如果有机会两位老船长愿不愿意尝试帆船航行?

  许根利:这个有挑战性。

  任延周:我想做帆船恐怕也得经过专门的训练,经过培训,跟我们完全是另外一个概念了。因为我们是靠动力,我们船的发动机,一万多马力,每天耗油30吨到50吨,靠这么大动力在推。他们是靠风,所以概念不一样。

  王滨:有一点一样,海上的气候、天气,沿途码头综合的元素都是一样,比如水深、潮汐、船能不能过,这些全部是一样的,惟一不一样的是动力不一样。

  主持人:有一个说法,船在海上航行的时候还OK,出现问题的几率不是特别大,但是停靠岸的时候,进港和离港的时候,如果处理不好会出现麻烦。

  许根利:因为离靠码头的时候时间紧,容易耽搁,特别像有些港口条件比较特殊,受风流的影响,时间观念要相当至关重要,如果耽误一点时间,像带缆绳和其它操作,耽搁一点,可能后边连续的一些操作都要受影响。

  主持人:这是船长必须要熟练掌握的。

  任延周:为什么在码头停靠事故比较多,我们一天耗油30多吨,船不是像汽车换档,它是没档的,是靠在推的时候前进,倒撤的时候把船往后退,首先把主机停车,然后起动车再倒车,这个过程是靠压缩空气启动。一般的船的设计,船从起动到倒车要28次,频繁启动,压缩空气不足了,启动就不足了,频繁用车对机械设备是一个考验,压力比较大。

  王滨:一个优秀的船长一次性靠岸就放得很好,如果不是一个优秀的船长,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靠不了边。而且船大,几万吨船,惯性特别大,稍微一蹭不得了,几万吨的船惯性太大了。像我们的船都有问题,靠得不好就要碰边,边就要碰、撞、蹭,只不过小一点。就像开车一样,高速公路没有问题,但是开车最难的是停车,很小的地方要停进去,这是很考验水平的,是一个问题。

  任延周:像汽车,如果不行刹车,船刹不住。像我们的船,从停车到倒车,8倍船长,1600米出去了,将近两公里,才能把船停住。

  许根利:船的惯性太大了。

  主持人:有没有发生碰撞的事故?

  王滨:有

  任延周:商船不是说很正常,只能说很多(笑)。

  许根利:操作不当容易发生碰码头等一些其它的事故。

  主持人:这种情况在码头里,泊位不一样,比如帆船,如新浪号,商船吨位之间还差不了太多,小的无动力的帆船……

  王滨:我们的船不敢跟他们的船碰,一碰就什么都没有了。我们都不好意思在海上,海上有一个规则,挺有意思,他们船让我们的船,如果同一个航道是他让我,不是我让他,虽然它很大。

  主持人:感觉像汽车跟行人的感觉。

  王滨:有动力的船让无动力的船。

  许根利:有一个国际海上避撞规则第18条明确规定了船舶之间的规则,像商船都是机动船,要让帆船。

  王滨:因为我们没有动力,因为机动性很差,要转弯调帆,很麻烦,他们一转就过去了。实际上我们都不好意思,像10万吨、20万吨的商船,人家看到帆船都绕弯走,需要花多少油啊?后来我们都不好意思在航道上走,在边上走,让着大船。

  任延周:如30万吨的大油论,有的时候像过马六甲海峡不能脱离航道,水深达到18米,旁边15米水深就搁浅了。

  王滨:只能减速,看着慢慢走。像我们走到窄的海峡,像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船很多,很窄,我们都不好意思在航道中间,不好意思,那么大船都让你走。挺有意思。上一次我们过马六甲海峡,雷达坏了,晚上都不敢走,我们晚上就靠在马来西亚的一个野码头上靠着,等天亮再走,就怕碰着他们的船。他们碰着你没有感觉,如果驾驶员稍微开小差去了,还不知道,感觉都感觉不到,但帆船肯定是人仰马翻,但他们感觉不到,浪都能把你打得很远。

  主持人:按照航道走,比如这回我们跨越大西洋的过程中,是不是经常会在目测的距离里看到其它船只?

  王滨:我们走的不是商业的传统航道,我们是走低纬度,往东风带走,碰的船不多。穿大西洋过程中总共看到两艘船。

  主持人:都是大船?

  王滨:都是大船。

  主持人:有和帆船近距离亲近的机会吗?

  王滨:在这一次的大西洋上没看到,跟帆船太难碰到了。比如说我们在红海上还真碰到,比较窄一些。到加勒比海可能也能碰到。

  任延周:到加勒比海、巴拿马湾能碰到。

  王滨:大洋上很难碰到。

  主持人:我们聊了很多话题,很多朋友很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也有跃跃欲试者说以后怎么样也环球航行去。

  我跟王总聊过,比如我这样的体格和岁数,经过多长时间培训能够胜任一个帆船的船员?

  王滨:这要看你自己。

  主持人:(笑)您是不好意思说是吧,我是不是不够格。

  王滨:先在船上吐一个星期,这一关能过后边就好办一些。

  任延周:做船员要慢慢适应。

  许根利:因为船员初次上船晕船很厉害。

  王滨:航海和船长不是学出来的,是需要时间堆积出来的,他们可能更清楚。这个东西不是仅仅翻两本书就行了,反正我走了两次,每一次走越走越怕。积累的东西越多以后,反而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你们感觉怎么样。很多东西不是今天我给你讲三天三夜,介绍很多经验你去就没事了。确实每次都是觉得是第一次,要不今天是这个事,明天是那个事。要不然我们这两个多月走,几乎每一个错误都犯过,都是每一个错误几乎都犯过一次的感觉。

  许根利:新的感受、新的体验。

  王滨:确实是时间堆的。

  任延周:我们在商船上也说,做船长越做胆越小。

  主持人:越做胆越小,所以大家别光急着羡慕,真正体验才知道有多难。我们还是凭想象,说最大的困难可能是在航行中的孤独,在商船上是一样的情况,在军舰上是一样的情况,是不是在帆船上也是一样的情况?

  王滨:帆船小,可能更是那样,活动空间小,我们的船只有18米长,只有10.5米宽,高只有不到2米,只有这么大空间。

  主持人:带了什么样放松的材料、设施去?

  王滨:对我们来讲也没什么放松材料,对我个人来讲就是看书、听音乐。学航海的话首先要学会在海上看书。

  主持人:在船上看书,不是在床上看书,总是动的。

  王滨:因为晕船。

  网友:吐啊吐啊就习惯了。

  主持人:这好像电影里的台词(笑)。

  另外还有朋友对现在到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比如巴拿马运河,什么时候过?

  王滨:一个星期以后。

  主持人:过这个运河有什么特殊性?

  任延周:巴拿马运河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工程之一。巴拿马运河是像三峡船闸一样,像新浪号从加勒比海那边通过三级船闸把船提升到26米高度,进入加通湖,通过人工开拓的底峡到太平洋。我对巴拿马运河的设计特别崇拜,因为在那个年代,将近100年了,它是1914年开通,在那个年代能够想到生态的平衡,就像当地的降雨量,在过船的同时得把水放掉,把闸门关掉,然后灌水提升。过一条船整个船闸的水放掉,所以水库里的水每年能够降雨量跟放掉的水相适应,否则把水库的水放干了就完了。

  许根利:湖里都是淡水,都是靠雨水。

  任延周:巴拿马运河设计还有一个比较佩服的,本身水位不一样,差5、6米,加勒比海平均0.3米,而太平洋是平均3.8米,到了高潮的时候可能两个潮差就达到了5到6米。本身解决了季节的潮差问题,又解决了过河问题,并且供水、供电,跟三峡工程一样。

  王滨: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和长城、苏伊士运河相媲美的一个伟大工程,设计上难以想象。而且既有传统的运河蛮干的东西,同时又有现代的东西,那个时候能够想到过7万吨的船,也不得了。如果没有这条运河,要绕一个多月。

  许根利:至少省5000海里以上。

  任延周:从美国的旧金山到纽约的话,可能节约将近7000海里,7000海里的概念是,我们的货船要航行20天,节省的油差不多是7、8百吨油,按照现在的价格得20多万美元。

  主持人:这是一个意识超前的工程,这一点特别不容易做到。新浪号大概得需要多长时间通过巴拿马运河?

  王滨:和他们一样,领航员上船,跟他们一起走,晚两天。

  任延周:有排队的。

  王滨:苏伊士运河也是走单行道,很有意思,这边船开到湖里,那边的船也开到湖里,这两个运河都有一个特点,中间都有一个大湖,船在中间大湖里汇车。

  主持人:调一个个。

  王滨:很有意思。

  许根利:方向不一样。

  王滨:因为还是很窄,像汽车的单行道,单行管制。

  主持人:这次过巴拿马运河,王船长在船上吗?

  王滨:我可能赶得上,因为说老实话我也是对这个工程非常崇拜,很想看一看。因为上次过苏伊士运河我也在,世界上最著名是这两条运河,我加紧能赶到巴拿马运河,这也是我一个很大的愿望。因为我原来做工程机械,做大型港口机械,做水利机械比较多,对这种工程本来就特别感兴趣,非要到那里看一看。

  主持人:两位都分别有过多少次这样的在巴拿马运河的行程?

  许根利:很多次。

  任延周:我们商船有一个说法,不过三大运河,不过好望角不算海员。所以三大运河就是巴拿马、苏伊士、吉尔、好望角,衡量是不是一个海员,你经没经历过这些坎儿。

  许根利:航海生涯必须经历过的。

  主持人:最长一次在海上多少天?

  任延周:最长一次我在海上航行38天,从中国的上海出发,经过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到西非,那是比较早了,是1986年还是八几年。

  许根利:那时船速没这么快。

  任延周:再加上那个时候,现在讲无所谓,那时装着军火,中间不能靠,现在中间是可以靠的。

  主持人:装着军火。

  任延周:只能一直航行到达目的地。

  许根利:经历一个多月,在太平洋或者是大西洋那边,在大洋上航行。

  主持人:接下来新浪号,您这次是呆了两个多月,接下来要跨太平洋的时候,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王滨:我们算了一下巴拿马运河出来,到巴西蒂,有4500海里,我们的船速一天走200海里的话,二十多天。

  主持人:船上的给养能够满足吗?

  王滨:势必有一些问题,还是想办法,主要是淡水。

  许根利:水对他们来讲比较困难。

  王滨:因为我们只能装600升水,过了这一段,肯定再去买一些大的水袋。

  许根利:海上航行可以接到雨水。

  王滨:有雨更好办,没有雨怎么办,有时没有雨。

  主持人:接下来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王滨:接下来是比较大的考验。20多天,还是比较长。不过当时我们到印度洋的时候,也是差不多最长的时候接近20天,上次从亚迪湾出来到马尔代夫,那时船慢,只能跑5、6节、6、7节,这次船比较快,上次船比较慢。

  主持人:我们访谈的时间差不多也到了,而且我们已经把很多感兴趣的问题,包括网友想知道的问题都谈了谈,我们现在等待“全球通新浪号”过巴拿马运河,希望你赶得到,然后出发4500海里漫长的征途了,希望一切顺利。

  王滨:谢谢。

  主持人:也谢谢两位船长来做客,跟我们分享你们的故事。

  我们“全球通新浪号”系列访谈今天是第一期,后面还会有系列的访谈跟大家见面,跟大家一起方向我们的王船长、船员在海上的故事,希望你也能从中得到很多航海的或者是这方面资讯的乐趣。

  这一期访谈我们就到这里,再次谢谢三位嘉宾,也谢谢各位网友的互动,我们下期再见!

  王滨:谢谢。

  (本次聊天结束)

发表评论 | 打印 | 关闭
相关链接

专访“青岛号”帆船船长郭川 (2006-10-13)
我国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张希钦为船员接风 (2006-10-13)
中国北美大洋洲司大使许士国亲来接风 (2006-10-13)
塔希提见闻——同一轮明月,同一脉热血 (2006-10-13)
塔希提见闻——海陆空“三军仪仗队” (2006-10-13)
塔希提见闻——原是炎黄 (2006-10-13)
帆船再现异国报端——塔希提报纸 (2006-10-12)
快讯—帆船离开塔希提 下一站塞班 (2006-10-12)
塔希提—南太平洋上的“天上人间 ” (2006-10-11)
太平洋的瑰丽点——塔希提 (2006-10-10)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