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1月8日,《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纪思道撰文说,假如有一张面孔可以代表“中国崛起”,那么这个人既不是某一位政治人物,亦非互联网大亨,而是16岁的侯逸凡。在这篇文章中,纪思道称赞道,侯逸凡是一名令人震惊的成功人士:年仅16岁的她是新科世界棋后,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不分男女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她的成就反映了中国在世界舞台各个方面日益发挥着巨大影响力。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看了这篇文章后在其微博上感叹道:“中国是世界第一?至少在女子国际象棋领域是。无论如何,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张没有变化的脸
“大家说小时候的我下棋,一般小朋友走出来,输了赢了能够从脸上看出来,我不管输赢,永远都是同样的一张脸,没有任何变化。”
坐在我面前的侯逸凡,一张普通却又充满智慧的面孔。礼貌、从容、老练,完全吻合她对自己的描述;理性、智慧、敏锐,采访者与被采访之间貌似巨大的年龄差异在对话的几十分钟里几近于无。
“在你很小很小的时候,输了棋也会哭吧,承受力应该也是一点一点地增长的吧?
“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很少因为输棋而哭了,只是因为结果而哭过。”
我有一瞬间的迷茫。棋输了,不就是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吗,输棋和结果难道是没有关联的吗?她认真地解释道:“是有关联的。但是,当一个人是以乐趣为主投入其中,可能胜负不会看得那么重要,加上我平时就不是对胜负看得特别重。”
不知道该怎么理解,一颗年轻的心,怎么可能对胜负不甚敏感?而没有强烈的胜负意识,好胜心淡泊,又靠什么去维持战斗力?
“好胜心跟你对结果在不在乎有点区别,好胜心强是去争取胜利,但如果太在乎结果就会害怕失败。”
近乎哲理般的解释。
她只有16岁,我暗暗思忖道,同时想象着她平静地坐在棋盘前,如同眼前一般安静平和。她说下棋时如果激动、兴奋,就无法冷静,就没有办法进行思考。何况,一盘棋可能会持续很久,最久的一次,她在棋盘前足足坐了9个小时。
这64格里的明争暗斗纠结张力决定了她的波澜不惊,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缺少斗志,只不过没有那么表面化而已。有些人场上场下会截然不同,像小波尔加,狮子座的女人,棋盘前总是有着超强的气场,一旦退下比赛,又是另一番模样。
“我没有那么强的气场,普普通通,跟平时一样。”
然而要相信她的内心和外表一样普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一个人的肢体动作趋于简单,也许意味着心理的波澜更加汹涌,何况她还是个孩子。
“心理的变化?”她侧头想了想,似乎在努力搜寻那些曾经有过的波动,然后很笃定地说:“不是很大。”但是她承认自己也会“波动”,但通常都是在意识到自己快赢了或者快输了的时候,也就是说,盘上已经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无论心里再怎么“折腾”,结果已然无法改变。
“在学棋的过程中,有挫败感吗?有没有想到放弃的时候?”
“没有。”她用“很顺”来描述自己的学棋历程,“小的波折还是有的。”譬如因为自己出了“昏招”而输掉了不该输的比赛。不过放心,一切都会正常运转,即使不高兴,她也绝对不会随便发泄,甚至连吃饭都会照常进行。
漂泊却快乐着
侯逸凡是江苏女孩。提起家乡,她会很自豪地用“鱼米之乡”来形容,告诉你当地那些新鲜好吃的食物,声音里夹杂着喜悦和激动,眼睛也瞬间亮了起来。说到底,她还是个孩子。
除此之外,儿时印象里家乡的记忆并不是那么清晰,因为7岁那年,侯逸凡离开了那里。
当时,侯逸凡学下国际象棋刚刚一年多,学校里有兴趣小组,每天边上学边下棋。不用功,更没有想象中“被强迫”或是“被训练”的痛苦,启蒙老师很善于把握儿童心理,小棋手们间相互对弈的乐趣深深吸引着她;棋下完了,一起玩一起疯。所以,下棋对她来说纯粹是一种好玩而快乐的游戏。
启蒙阶段的侯逸凡走的是“野路子”,也许并不完美,却令她保留了对对弈的乐趣和探索。她下得随意而自在,套路和招法儿尽管并不专业,但是并不缺少战斗力,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
小侯逸凡很快就在江苏小有名气了。江苏的一位教棋的童老先生将她推荐给了自己的儿子、在齐鲁晚报棋院的童渊铭教练。
侯逸凡的人生轨迹就这样发生了变化。坐在开往济南的火车上,她丝毫不会想到这是同自己的前程相关的一次旅行,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暑假游历,很快就会回家了。
所有的一切都她而言是那么自然,没有强求,没有某一个时刻非此即彼的选择。但是,对父母来说,这个决定并不轻松,母亲最终放弃了工作全程陪伴在女儿身边。直至今天,侯逸凡的父亲也加入了陪同的行列。
但是在这个女孩身上,丝毫看不出被磨砺的痕迹,她看起来是那样地淡然、开朗,一切的过往仿佛只是一个过程,她只是来到了此刻而已。
在济南,她每天重复着上课下棋的生活,很快便在一拨儿孩子中显露出来。回忆起当初,童渊铭说:“这女孩来了之后,我让班里几个有实力的孩子跟她过招,结果都输了,从棋局上也看出了她的潜力。”
“有两个比我好的男孩。”她说。但是她和他们不在一个年龄段上。直到今天,她不讳言还是男棋手厉害,她和女棋手会下快棋,同男选手,则会下得比较慢。
济南的生活仅持续了一年,侯逸凡便有机会来到中国棋院集训。中国国际象棋国家队的总教练叶江川在侯逸凡9岁那年发现“这孩子很特别”,挑选她进入国家队,三年之后,她成为打入世界冠军大赛最年轻的女选手。
而今,北京的生活已经令她相当熟悉,她喜欢这个城市,无论是每天切身感受的棋院环境,抑或围墙外的精彩。
问她小小年纪就到外面闯荡会不会有一种漂泊感?她很爽朗地回答:“没有!我从小适应能力就很强。”记忆中,她经常坐着“绿盒子”颠簸在前往各个赛场的途中。最远的一次旅行是从山东到广西,她至今记得很清楚,先从济南坐到武汉,然后倒来倒去,三天两夜之后,终于抵达了目的地。留在脑海中的,没有辛苦,而是游玩一般的快乐。
不下棋,就当好学生
当年,如果没有学棋,她一定会是那种不费劲儿就能考出好成绩,毕业时拿到最高奖学金、被著名高等学府录取的“幸运儿”。气不过有什么用?她天生就是那种好学生,一如今天,走上学棋之路,被公认“为棋而生”。
外表“乖乖女”的侯逸凡小时候其实是个“小调皮”,有一点男孩子的性格。小姑娘们喜欢的洋娃娃很难吸引她,她钟情的是舞枪弄棒之类。爸爸在检察院工作,她便经常把爸爸的制服穿在身上,大檐帽戴在头上,对着镜子寻找那种“酷酷”的感觉。
她的数学始终很好,在济南训练的时候,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棋上,经常出去比赛,即便如此,还是摘得了济南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三等奖。
同普通女孩儿相比,她似乎没有什么不同,短发、颜色靓丽的发卡、女孩子通常有的装饰,一幅秀气文静的高中生模样。可是,分明在什么地方,她又显得非常特别,因为,在活泼和安静之间,她看起来是那样地收放自如。
“任何性格的女孩子都能下好棋。”她说,“下棋跟性格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下棋的时候归下棋,其余时间该玩就玩,再静,就有点单调了,我跟普通其他上学的女孩没有什么不同。”
不觉中,侯逸凡已经在棋盘前度过了10年的光阴,因为始终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环境,时间如流水般自然平常地淌过,她并未感觉到自己有太多的变化。但是在棋技上,她显然已经成熟了许多,从家乡到济南再到北京,每一位老师带给她不同的影响——童渊铭帮助她以孩童的视角来解读棋盘上的种种变化;叶江川对棋的痴迷和热情感染着她;愈少腾则以新的思路和灵活多变的布局拓展了她的视野——这一切,帮助她构筑起一个更为全面和坚实的64格的世界。
作为继谢军、诸宸和许昱华后,第4位来自中国的世界棋后,谈到她的几位前辈,侯逸凡是这样看的——谢军,一个非常活跃、表达力超强的人;诸宸,从棋上看最大的特点是顽强,任何时候都不轻易放弃;许昱华,为人随和心态平静,几乎很少看到她生气的样子,这一点在年纪尚轻的小侯看来非常不容易做到。
说到自己,她笑了,“那得别人说啊,我说了不算。”
至于未来,她似乎还没有想那么远,目前的主要精力当然是放在下棋上。她很想有机会去挑战一些世界顶尖排名的选手,即使输了,也没什么可怕的,毕竟,这是一种绝佳的学习机会。
在女子国象竞争激烈的格局下,女生侯逸凡显然已经被推上了领军人物的位置,她需要继续充实自己,冲击更高的目标……(文/林林)
姓名:侯逸凡
出生日期:1994.02.27
出生地:江苏兴化
身高:165厘米
体重:47.5公斤
注册单位:山东齐鲁晚报队
运动项目:国际象棋
棋风特点:偏向复杂
最欣赏的棋手:菲舍尔
最大梦想:超过小波尔加(世界女子头号棋手)
个人爱好:看书
座右铭:理想是指路的明灯
最喜欢的颜色:白色
最喜欢的食物:冰淇淋
最喜欢的城市:威尼斯
运动经历:
5岁半学下国际象棋,9岁参加世少赛获得棋联大师,同年进入国家队训练。9岁时荣获国际象棋世界少儿锦标赛10岁组冠军;2004年“李成智杯”全国少儿冠军赛上,刚刚10岁的她参加12岁组的比赛竟然11战全胜,令各地教练和行家们啧啧称奇。她目前已经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棋坛的多个纪录,比如最小的女子国际特级大师、团体赛最小的世界冠军、国际等级分中国女子排名第一,14岁成就世界上最年轻的男子特级大师,打破了此前由科内鲁保持的最年轻晋升男子特级大师称号的女棋手15岁零1个月的世界纪录,成为了世界上最年轻的拥有男子特级大师称号的女棋手。2010年12月24日,女子国际象棋世锦赛,侯逸凡在快棋加赛中战胜队友阮露斐,成为国际象棋历史上第13位世界冠军,同时也是最年轻的世界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