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层层转包“包”出讨薪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07:53  解放日报

  这几天,四川来上海做木工的梁喜正和30多名同乡筹划早些跟老板结清工资回家过年。他坦言,近年来没有遭遇企业恶意拖欠工资的情况,但是因工程层层转包、不规范用工等引起的讨薪难却时有发生。

  今年30岁的梁喜,已经在外打了14年工。梁喜说,自己以前不懂法,拿不到工资也不知道该向谁求助。1998年3月,他得知母亲生病,急忙向老板催讨上一年工资7000多元。结果,老板只给了200元路费,7000多元一直拖到年底。

  这些年,梁喜感受到明显的变化:工地告示栏上有维权告示,还公布了司法行政、劳动等部门的热线电话;一些规模较大的工地还会有法律专业人员定期宣讲法律知识。劳动保障部门也加强了监察力度。

  但是,梁喜也告诉记者,现在建筑行业存在层层转包的“行规”,总包下面有“分包”,“分包”下面有“小包”,“小包”下面才是施工队。层层转包,很容易让农民工遭遇讨薪难。

  去年夏天,梁喜等人与一建筑工程二期项目部木工班签约。木工班仅是这个建筑工程的“小包”,当时双方约定:梁喜等人承担工地木工活,工程完成后结清工资。没想到,工程完成近三分之二时,木工班又擅自将部分工程转包给另一施工队。结果双方对工资结算等问题发生争议,好一番折腾,才在当地司法所调解下拿到了工资款和赔偿款。

  和梁喜的看法一样,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司法所所长陆冬杰也认为,建筑工程层层发包,中间环节缺少规范,是导致农民工讨薪难的关键原因之一。开发区所在地区“企业多、工地多、外来人口多”,司法所去年处理的20余起农民工工资纠纷,几乎都是农民工与“分包”、“小包”之间的纠纷。

  陆冬杰建议,有关部门应出台、完善相关规定,尽量减少工程中间环节,改变层层转包的“行规”,同时加强对工资款发放的监管,让薪水更快速、更直接地发到农民工手中。

  奉贤区法院民一庭庭长路保文建议,除了企业、劳动者加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劳动监察部门也应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本报记者 陆一波

  13年联赛数据一网打尽 改变你看中国足球的方式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