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乒乓女皇邓亚萍谈北京奥运 人文奥运将留下中国印记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13日12:30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记者靳鹏

  35岁的邓亚萍风尘仆仆的再次来到了古城,上次来,是担任央视《奥运城市行》节目的嘉宾,这次来,是为退役运动员和贫困学生捐赠善款,不管身份如何变换,身高1米49的“乒乓女皇”总是给人干练、洒脱、神采奕奕的印象。虽然当年赛场上充满霸气的声声呐喊已成国人记忆中的珍藏,可退役后先拿到剑桥博士学位,再当选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又成为奥组委官员的邓亚萍依旧是许多人崇拜的偶像。有的人明明是强人,却天生一副熊样,有的人则时时刻刻展现着个人风采、甚至其民族的精气神,邓亚萍无疑属于后者。做运动员时,亚萍很少被打败,因为她在击败对手之前总是能先战胜自己,成为北京奥运会奥运村部副部长后,亚萍也相信2008奥运能够圆满成功,因为有无数像她这样的人在为奥运忙碌着。

  成功需要努力和机缘

  记者:您当年是一位十分杰出的运动员,获得过包括奥运冠军在内的众多荣誉,退役后,您在学业和工作等方面也很出色,您觉得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一个成功者?

  邓亚萍:我的路看起来比较顺利,但除了自己的努力,还要看机缘。如果没有领导、家人、朋友的帮助,也没有我的今天。所谓成功,应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我喜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每个在自己的行业做出成绩的人都是成功者,你能说清洁工不成功吗?他们把马路扫得很干净,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也是值得尊敬的成功者。

  记者:主办奥运会对于开放的中国来说应该算一种机缘,您觉得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邓亚萍:办奥运会,既能增强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又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还能促进世界人民的友谊。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要让西方人亲眼目睹中国的现状,而不是通过西方的媒体来了解中国,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北京奥运让中国印记被牢记

  记者:您的新身份是北京奥运会奥运村部副部长。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剩200多天了,现在一定很忙吧?

  邓亚萍:确实非常忙,但再忙也得吃饭睡觉(笑)。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奥组委所有部门的工作都开始进入倒计时,我们的工作已经细化到了每一天。我们现在工作是不计时的,根本没有八小时的概念。虽然很忙,但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愉快,为能有参加北京奥运会工作的经历而自豪。

  记者:北京奥运村的特色有哪些?

  邓亚萍:其实每届奥运会的奥运村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中国印记留在世界各国运动员的脑海里,把奥运会和残奥会办得同样精彩。因此,在设计运动员房间时,我们首先考虑残疾人运动员的需求。比如说房间里的衣柜吧,一般的衣柜挂杆都比较高,坐轮椅的运动员显然够不着,所以我们就把挂杆的高度降下来,这就是人文奥运理念的具体化表现。

  记者:本届奥运会,主场作战的中国代表团能否坐上金牌榜第一的宝座吗?

  邓亚萍: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竞技体育有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这也正是奥运会的魅力。我肯定希望我们中国运动员能多拿金牌,越多越好,但我也希望国人和运动员都要有平常心,理智面对比赛的胜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