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小身板要挑大道义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4月25日16:51  京华时报

  

昔日的体操小精灵如今已成为成熟的知识女性。 CFP供图从邹春兰到艾冬梅,昔日全国冠军退役后的遭遇和“过山车”的股市一样,在街头巷尾被大家议论着。作为昔日的世界冠军莫慧兰显然比一般人更关注事态的发展,已成功转型为一名媒体工作者的莫慧兰有更多的思考。她深深感到,让退役运动员学会一技之长远比救助更重要。于是,她提出筹划成立退役运动员就业指导基金。

  退役问题感同身受

  “其实这个想法早就有了。最早是因为我采访了许多退役的运动员,很多人曾经很辉煌,可现在都只是普通老百姓,真正能够取得很大成就的真是凤毛麟角。大部分退役运动员能做什么呢?做教练、当老师或者到体育系统做行政,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太好的选择了。”谈起退役运动员的问题,莫慧兰一点没有小女孩的模样。

  对于退役运动员的转型问题,莫慧兰是深有感触的,特别是双胞胎妹妹莫慧芳的运动员生涯被莫慧兰称为是个“典型”。“她其实成绩比我好,只是因为受伤才不得不离开国家队,回到我们广西省队。像她那样的运动员问题就更明显了,在省队她也获得了全国前三名,但是工作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办法解决,在家待了整整一年。后来我就想一定要让她去上学,考了两年终于考上了北京体育大学,也总算拿到了本科的文凭。后来,我也到处托人才勉强给她找了个体育老师的工作。”一脸严肃的莫慧兰不无感慨地说:“她还能有我这个姐姐可以依靠一下,其他人呢。”

  事实上,对于自己的退役问题,莫慧兰也再三强调是“运气”好而已。“我是1997年退役的,当时的政策就是基本工资加800元,然后折算你的运动年龄。类似于买断工龄,像我这样的世锦赛冠军也就几万块钱。这点钱,你说够过多久啊?”莫慧兰很感慨地表示,“我的运气算不错了,退役后能够进入人大学习,然后又顺利地进入凤凰卫视工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与以往的救济金不同,运动员出身的莫慧兰特别强调就业指导。“救济这方面总局的体育基金会好像有条例,对于伤残等级等会给予一定的补贴救济。我觉得对于运动员来说,更重要的是就业指导,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能够真正融入社会当中。”莫慧兰介绍自己的想法,“运动员一般在队里都比较封闭,想法也比较简单,到了社会上之后会面临很多问题。”

  莫慧兰回忆说,自己刚退役到人大上学也非常难,好多想法和同学们都对不上号,差不多将近半个学期才慢慢能融合到同学们当中。同样幸运的是,莫慧兰从校园到工作,凤凰卫视也给了她很宽松的环境。“当初进入凤凰的时候什么都不会,见过摄像机无数次,就是不知道开关在哪里。好在凤凰卫视给了我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适应,一直跟着学习了几个月。而且我做体育记者毕竟还是自己熟悉的行业。”莫慧兰开心地笑着。

  莫慧兰强调,虽然运动员在书本的知识方面可能比较欠缺,但并不是说脑子不聪明,其实好多工作都是熟练工,如果能够给运动员提供尝试的机会,他们能够适应并发挥很好的作用。“后来和一些老师探讨过,就业指导基金的意义不仅仅是就业,更重要是转型。帮助运动员真正掌握职业技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资金筹集不会卖金牌

  退役运动员的问题因为艾冬梅再度引起关注,莫慧兰坦言这事给了她一个时机,而这绝对不是一时冲动想逞英雄,而是考虑已久的事情了。

  谈及筹集资金的问题,莫慧兰强调不会去卖金牌。“靠卖金牌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我自己觉得,金牌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莫慧兰很认真地表示:“不管是什么奖牌,都是无价的。那里面有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

  莫慧兰透露,具体资金的筹集还没有成型的想法,可以通过社会的捐助,也可以发动知名的运动员来筹集,也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莫慧兰笑着说:“自己主要还是倡导,400万元人民币的基金自己可是出不起,需要号召全社会来一起努力。”

  基金目前进展顺利

  在博客上倡导成立“运动员退役就业指导基金”之后,莫慧兰的博客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光顾。在工作之余,莫慧兰会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的想法在博客上公布,和更多的人交流。“这事情总是要人去做的,而且趁现在运动员退役问题还比较受关注,我想尽快让它成立起来。”

  不过,难得中午闲下来和记者坐在一起,莫慧兰坦言自己对申办基金这样的事情真是完全不懂,都是在一步一步学习着做。在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取得联系后让莫慧兰非常兴奋,“毕竟他们更专业,包括以后的基金管理等等问题,都肯定要依靠这样的组织。”

  莫慧兰介绍,接下来工作也会更有目标,先是制定相关的规则章程,然后寻找第一笔启动基金,同时也将向大家征集一个好听的名字,争取6月份能有模样。本版撰文 毛烜磊

  ■采访手记

  联系莫慧兰采访退役运动员就业指导基金一事,她爽快地答应了。周一莫慧兰去红十字基金会前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在她看来,为运动员出力是理所应当的。莫慧兰现在有着自己顺利的工作和幸福的小家庭,其勇气让人不能小视。

  中午吃饭时,大家都在问兰兰,基金的运作非常复杂,如果因为中间一些情况不能正常运作,甚至惹出一些麻烦事情来会不会后悔。莫慧兰毫不犹豫地说,不会啊。年龄虽小,却已经有12年的运动生涯。莫慧兰很坦诚地表示,自己就是想为运动员做点事情,都是公益的,没有什么后悔的。

  运动员退役的问题一直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和奉献。莫慧兰的智慧和魄力值得钦佩。在听到了更多支持的声音后,祝愿莫慧兰的愿望能够早日实现,也为更多献出青春的体育健儿解决后顾之忧。

  ■简历

  1985年莫慧兰进入广西桂林体操学校,1990年进入国家队。

  1994年广岛亚运会,莫慧兰获得女子团体、平衡木、自由体操、跳马和高低杠5枚金牌。

  1996年

亚特兰大奥运会,莫慧兰获跳马银牌。

  莫慧兰高低杠上“团身前空翻越杠抓杠”的动作,被命名为“莫氏空翻”。

  1997年退役后入人大读书,毕业后进凤凰卫视工作。

记者:毛烜磊

  13年联赛数据一网打尽 改变你看中国足球的方式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