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孙海平叹“谣传”凶猛 恩师称刘翔训练方法皆国产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15:00  新民晚报

  

孙海平叹“谣传”凶猛恩师称刘翔训练方法皆国产

  风沙、柳絮以及网络上层出不穷的各类“传闻”,构成刘翔在京生活的一个特殊写照。几个关键词,概括出京城一月间,刘翔的训练情况。昨天下午,结束了回沪后的首次训练,师傅孙海平在莘庄基地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练得不错,收效甚大!”是他给本次春训的总体评价。

  关键词奥运

  “奥运会越来越近了,不少人都问我,有没有压力。”平和的脸上始终带着波澜不惊的微笑,在孙海平看来,“其实一切都还是老样子。”所有的训练计划都已早早制订,如今他所需要做的,只是按部就班照计划进行,而刘翔,则更简单,只要全力配合。因为孙海平相信,“心无旁骛,才能让训练更有效率……”

  师傅还透露,今年刘翔一共将参加10场室外比赛,强度基本和去年持平。而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8月底的大阪世锦赛。

  关键词适应

  孙海平的训练方式始终都与众不同,多哈亚运会回来后,他就着手在对刘翔的训练方式上,进行一系列改变创新。

  “加码”伊始,刘翔很不适应。每天哼哼着“累死了”,有时甚至还偷懒“罢工”。而如今,3个月的连续“刺激”,已让他逐渐开始适应。孙海平透露,经过此次冬训,刘翔的过栏速度比原先提高了0.09秒。“这说明两点:一、刘翔的专项力量提高了;二、刘翔过栏的技术发生了质的变化。”

  过栏速度提高了,比赛节奏却依然能够保持,孙海平表示,由于有了针对性的训练手段,如今刘翔对整个节奏掌握,比去年更好一些,“所以今年是综合方面都提高了。”

  关键词谣传

  “谣传凶猛!”毫不夸张,这是孙海平结束一个月在京训练后,心有余悸的第一感受。

  自从刘翔到达北京后,他的一举一动都是记者关注的焦点,有时甚至会因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而被记者捕风捉影,炒成网上的“爆炸”新闻。

  先是“刘翔欲成立基金会”一说被外界讨论得轰轰烈烈。事实却只是师傅孙海平在某次偶遇艾冬梅时,建议她求助于由国家体育总局成立的退役运动员保障专项基金。接着,一个“刘翔极限可破12秒80”的新闻又炸开了锅。师傅却直言:“当时我说的是,在彼此实力相近,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刘翔的世界纪录很有希望会被破。无论是刘翔自己还是其他几名世界顶尖选手,都可能达到12秒80的极限。”转了几个弯,一番话又被误解,

  网上还有消息称,孙海平看了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的训练后,获得了新的启发。孙海平昨天再一次希望通过本报记者进行辟谣:“这种说法并不正确,我现在给刘翔制订的训练计划,是美国运动员所没有也根本看不懂的。”师傅透露,现在应用在刘翔身上的训练方式,“一部分是从老一代中国运动员身上吸取的经验,另一部分则属于完全‘自创’,并非引用国外方式。”他表示,对刘翔而言,任何训练手段、方式都必须循序渐进;而媒体,也必须准确而客观地报道,盲目制造“爆炸”新闻,对刘翔也是一种“伤害”。

  本报记者厉苒苒

  孙海平对刘翔的春训结果感到满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1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