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艾冬梅的奖牌不卖了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4月13日13:21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据新华社电12日,67岁的南京市民黄乃海飞到北京,向身处困境的我艾冬梅提供2万元的资助。这也是艾冬梅接受其资助的第一个人。

  抵达北京后的黄乃海力劝艾冬梅珍惜荣誉,不要变卖奖牌。在这位老人的劝说下,艾冬梅表示暂不变卖奖牌维持生计,但不愿无偿接受社会的捐助,那样会使她感到十分不安。

  12日上午11时,黄乃海坐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下午1点,他飞抵北京后,立即从机场打车,一路走一路问,赶往北京的通州区,找到了暂时租住在位于通州区郊外的上潞园小区的艾冬梅一家。

  看到昔日夺得过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冠军的艾冬梅一家3口与人合租在一套两居室的窘态,这位67岁的南京老人感到了心酸。

  在艾冬梅这个临时的家里,老人把自己积攒下来的2万元,赠予艾冬梅。老人反复劝说艾冬梅不要卖奖牌,虽然那些奖牌本身的价值并不太高,但所代表的荣誉却是无价的。

  老人说:“现在有困难,大家帮一帮,苦日子总会过去的。”老人还将前年在南京举办第十届全国运动会时,所购买的吉祥物带了过来,送给艾冬梅的女儿。他说:“你们夫妇都是优秀的运动员,如果孩子真的遗传了你们的运动天赋,还是别制止她喜欢上体育运动。”

  看着老人千里迢迢送来的温暖,艾冬梅一家十分感动。尽管老人表示资助是无偿的,但艾冬梅还是将她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一枚美国波士顿马拉松赛纪念牌交给黄乃海收藏。

  在老人的反复劝说下,艾冬梅暂时放弃了变卖奖牌的主意。艾冬梅说:“当初决定变卖奖牌,就是因为生活所迫。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下,相信通过有关组织,以及法律等手段可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实在走投无路了,拍卖奖牌也不失为自食其力的一种选择。”

  新华社记者也是在通州郊外一路打听,才最终找到艾冬梅家的。黄乃海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当年就是一名体操运动员,也是因伤退役的。因此对艾冬梅的处境十分同情和理解。

  他说,之所以专程到北京来,除了要亲手将资助款交到艾冬梅手上,鼓励她一家不要对生活和社会失望外,他还要到火车头体协和相关部门走访,呼吁应当以艾冬梅为例,尽早建立起运动员救助或资助制度。

  黄乃海感慨说,如果每一个运动员都将面临着“艾冬梅式”的结局时,谁还会到国际赛场上去为国争光。

  (汪涌 王恒志)

  13年联赛数据一网打尽 改变你看中国足球的方式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