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现在开踢足球人生的‘下半场’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2月01日12:44  新闻晚报
□新华社记者肖春飞

  昨天,“世界足球小姐”、“记者”;今天,“2007女足世界杯形象大使”、“上海市足协副秘书长”、“上海市足球管理中心副主任”;明天……

  孙雯的角色一直在变,相较于当年的辉煌运动生涯而言,孙雯接受采访时说,现在的自己,是在踢她足球人生的“下半场”。

  新官上任:我还是个“替补”

  

  第五届女足世界杯赛将于2007年9月在中国的上海、天津、成都、武汉和杭州5大赛区举行,开幕式和闭幕式都在上海。孙雯担任2007女足世界杯形象大使,并具体参与到上海赛区组委会的宣传和市场推广工作中。

  接受采访时,孙雯的手机不停地响,业务繁忙。

  孙雯接着电话,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单词,一个是“budget”(预算),另一个是“dead line”(截止日期)。

  她说,自己喜欢“探索”频道的节目,喜欢“胡思乱想”,她最渴望的工作性质是“创造性的”,因此市场方向的工作正是她特别愿意尝试的。

  “我现在是个磨墨的人,具体的文章就等着女足姑娘们去做了。”孙雯表示,工作最大的转变在于:从运动员的只关注“食宿”,到放眼市场的宏观把握,“一开始,脑子里根本没概念,现在渐渐有感觉了。”她说。

  新官上任,孙雯并没有烧起所谓的“三把火”。女足市场关注度和吸引力都不如男足,女足

世界杯开、闭幕式与决赛的场地又选在成功举办过网球大师杯、
世乒赛
、F1等国际赛事的上海,市场推广工作面临着不少的难题。

  孙雯很谦虚:“很多东西要学,我还是个替补。”

  希望

中国女足打进世界杯四强

  “铿锵玫瑰”四个字,孙雯不太愿意提及,“曾经辉煌过,那又怎么样?都过去七年了,我和那时老队员的怀旧往事,怎么大家还是那么喜欢提呀?”

  当记者把原因解释为“媒体集体怀旧”时,孙雯爽朗地笑了,“那应该都是老记者了吧,年轻人哪知道那个时代呀。”言语中有些许无奈。

  按照今年女足世界杯的安排,除了揭幕战,中国女足若能进入四强,就将再次回到上海赛区进行比赛,孙雯希望能够在上海再次见到中国女足———这是她的新年梦想。

  “但我不想给她们任何压力,”她赶紧补充,“什么样的结果都已经想到了,能踢回上海当然最好!”

  中国女足要守好“娃娃门”

  

  寄托了无数国人期望的中国女足,已不复当年铿锵玫瑰的盛况,自2003年兵败美国世界杯赛后,一直走下坡路,技术在退化,意识和意志品质在弱化,速度的优势在逐渐消失,直到在雅典奥运会上以0∶8崩盘,落至谷底。这两年,中国女足在艰难爬坡。

  孙雯认为,女足球队缺少青少年大批投入的基数保证,“青黄不接是必然的”。

  她分析说:“在中国,不让女孩子踢球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社会教育女孩子要做淑女,笑不露齿,谁愿意让自家的姑娘去踢球啊?”

  孙雯叹了口气说:“更主要的原因是,孩子们可选择的方向多了,发展的空间大了。”

  孙雯和她那些出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队友们,多是为了“热爱足球”而战,“那时进个地方队就是很大的荣誉,更别提国家队了。哪像现在,教练跑到学校去挑足球苗子,大多数家长不乐意。”

  然而在美国,几乎每个学校都成立女子足球队。孙雯认为,体教结合的方式最为理想,“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推出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足球人才。只有上面真正关注女足事业了,社会和青少年们才会来关注女足。”

  孙雯透露说,此次的女足世界杯宣传活动还特意设立了与青少年互动的环节,“中国女足,青少年是关键”。

  随着足球的市场化,不少问题也日益凸显。孙雯对此倒是十分乐观,“发现问题就是在进步。”她说,中国足球正在改变思路,球员更敬业、更自律了,“目前,足球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依然是高的,但我们要有危机感,在新时代寻求再发展。成绩好了,大家才会重新给予关注。”

  足球是行为艺术

  孙雯的足球路是自己选择的,当时年仅13岁,一切显得如此自然———体育老师告知女足招员消息,她前去报考、通过,随后开始长达20年的足球职业生涯,她在球队的位置始终是前锋、前卫。

  孙雯认为,踢球需要激情,更需要“足球智慧”,“好的球员,没有硬性的标准,诸如长得有多高,腿有多长,而是靠这里,”孙雯指了指脑门继续说,“足球智慧是依靠一场场比赛总结积累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常说,球队中‘如有一老,就有一宝’的原因。”

  对于孙雯来说,每一场比赛所追求的是足球带来的“艺术意境”。这种意境是指球员的技术、洞察力、无声的交流,抑或球队阵势上、气势上的排山倒海,很难具体描绘出来,用她的话简单来说,就是“踢得很爽”。

  “足球是门艺术,”她看到记者略为惊奇的眼神,笑着说,“对,就是行为艺术,不管别人怎么看。”

  她喜欢在“动”的比赛后,“静”思考,“单纯的运动员生活,单纯的艺术冥想,感悟也就良多。”

  孙雯是个以感性为重的球员,比起结果,她更在乎过程。几年前她写过一篇《成功的定义》,就把这种理念阐述得淋漓尽致。

  她说,足球赛制的特殊性,决定了结果的残酷。成功不是在于进不进球,而是整场比赛的感觉。

  做记者要灵感和激情

  

  2003年中国女足兵败美国世界杯之后,孙雯也曾尝试去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她到美国学习一年,又到上海一家报纸当了一阵足球记者。

  球员背景,使得“记者孙雯”的新闻采访显得游刃有余。一方面,她的职业生涯足够向读者报道“身临其境”的深刻评价;另一方面,交际圈也使得采访的“大门永远敞开”,成为“不需要采访证”的“无冕之王”。

  记者孙雯就像一个“中场灵魂”,在球场和职场间来回奔跑,搭建桥梁、盘活资源是她的首要任务。不过,孙雯却坦言,“对于足球的思考,不如从前了。”

  如果说,踢球时的孙雯呼吸在单纯的体育空气里,挂靴后的她正在不断地被“社会化”。她把自己比喻为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不管习不习惯、愿不愿意,都必须适应社会的冲击。“我的世界观面广了,但也杂了,无法像从前那样纯粹地思考,因为干扰实在太多。”孙雯还在写她的文章,“谈不上怎样去驾驭文字,写作和踢球一样,也要灵感和激情。”

  12年联赛数据一网打尽 改变你看中国足球的方式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