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网球大师杯再度莅临上海 数字解读大师杯前前后后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1:04 东方早报

  大师杯历史上首次将举办地4年放在同一个城市。

  网球大师杯不再是一个西化的符号,它承载了一个城市的文化与传统。

  1998年,上海打网球的只有几千人,而今年已经达到20万人。

  理性大师杯

  4450000美元 奖金:级别最高,诱惑最高

  前身是ATP年终总决赛,2000年改为“大师杯(masterscup)”,是ATP(男子职业网球协会)巡回赛的年终总决赛,由年度在“ATP锦标积分排行榜”中成绩最好的8名单打选手以及8对双打选手参加。大师杯总决赛在世界各大城市轮流举行,获得主办权的城市都是世界一流城市,至今有里斯本、悉尼、休斯敦以及上海等四座城市曾参与主办。

  总奖金445万美元,其中单打冠军可得到152万美元,为ATP巡回赛事之最(不计美网系列赛冠军可获得的额外奖金)。

  7分30秒 场馆:亚洲最大,世界首创

  亚洲最大的

网球中心:旗忠网球中心用地面积约为508亩,拥有一个可容纳1.5万人的中央球场和18片室外网球场。主赛场建筑面积30649平方米,高度约40米。环绕着30排看台座位,预计可容纳12000人。而26个包厢以及球场四周的内场活动椅位,最多可增加3000个座位。

  世界首创的“白玉兰花瓣”开启方式:白玉兰是上海的市花,屋顶的开启完全演示了开花的形态,可开启屋顶共由8片“花瓣”组成,每片“花瓣”重量将近200吨,8片“花瓣”交接时有多达8条的复杂曲线。顶棚开启一次的时间约为7分30秒。

  人性化的设计:观众席位底下都装有一个空调通风口,可输送冷气和暖气。由于中心场馆呈圆形,几乎没有观赏死角。

  4大NO.1 球员:现在的、过去的、未来的

  费德勒:6个大满贯冠军,2个大师杯冠军。2005年只输了3场球,在硬地上只输了1场球。一整年从未跌出过世界第一的位置。

  纳达尔:今年刚年满19岁就夺得法网冠军,成为自从1982年瑞典选手维兰德尔后第一个在法网处子秀中就夺冠的选手。今年他夺得了4个大师赛冠军,本赛季冠军数达到11个。

  休伊特:2个大满贯冠军,2个大师杯冠军,2个大师杯亚军,外号“澳洲野兔”,前世界排名第一,特点在于超强的奔跑能力。

  阿加西:35岁,网坛生涯长达19年。4次澳网冠军,1次法网冠军,1次温网冠军,2次美网冠军。今年在35岁高龄还打入了美网决赛,成为现役网坛最受人尊敬的球员。

  180名 安保:酒店安检场馆分区

  所有参赛选手以及主要工作人员将入住上海希尔顿酒店,从昨天下午开始,酒店专门为大师杯设立了安检设备,所有进入酒店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检查。

  这套安检设施的制作单位是北京公安一部,是全国最专业的定点制作商,在全世界列第二位。就在费德勒抵达酒店前,这套设施刚刚通过检测,四名保安被临时征调过来负责安检。

  以往上海举办顶级大赛,上海市公安局一般都会派警察入住酒店,像9月的上海黄金大奖赛就派出6名警察,这一次希尔顿启用的都是酒店自己的保安。不过他们想出了另外的高招,据说所有住店客人必须持房卡进电梯,而且大师杯期间酒店电梯将关闭住有球员的楼层,要派专人陪同才能上到他们的楼层,就算是住店客人也禁止入内,除非爬楼梯,但要接近大牌球星的房间,还得过保安这道防线。

  场馆安保方面,由于这次的场馆设计考虑到了这一因素,因此比2002年节约了很多人力。旗忠网球中心里的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颜色,凭借证件上的颜色才能进入相应区域,因此组委会只需在颜色交界处安放保安,总共约180名。

  500名 记者队伍空前庞大

  设立球员服务小组有专门的球员服务小组,如果球员要出去观光、购物,还有专门的导游。而在2002年这些工作只是由备用的志愿者完成。

  ATP专员培训球童主要来自体校、网球俱乐部中的青少年,由ATP派专员来培训。

  翻译:同声传译设备改变了2002年的“一句一翻”,安置了同声传译设备,翻译人员有5年的网球翻译经历。

  媒体:规模和设备超过2002年270多家媒体,近500名记者,其中外国记者约200名(不包括电视制作人)将参与大师杯报道。新闻中心里不仅为记者提供了上网和电讯的设施,32台电视机播放三路电视信号,分别为赛事直播,数据资料和新闻发布会实况,这可称得上是大师杯的立体化解读。

  感性大师杯

  志愿者:大师杯,上海生活的一部分

  沈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广播电视系大三学生

  在大师杯组委会中,志愿者沈华负责在新闻中心、票务中心帮帮忙,她是上外学生会中的一员,很会说话。她说这里的志愿者一般都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因为“处世比较有经验,交际能力比较强”。

  最深的印象:赛事组织者的人性化

  上外的志愿者人数很少,只有10名,而交大则有近百名。沈华说组委会本来都不准备要上外的学生来做志愿者,因为上外的校区在松江,距离上海市区和旗忠网球中心都太远,组委会怕上外的学生回去不安全。而如今因为对语言的要求,组委会召来了10名左右的上外志愿者,为了这10个学生,组委会专门安排了往返松江和旗忠网球中心的班车。

  沈华来工作的时候刚好碰到期中考,但组委会特意叮嘱她们安排好学业再来工作。“他们真的很体贴,这是我最大的印象。”沈华说。

  从“天外来客”到“朋友聚会”:体会大师杯的角色变化

  当然,沈华也是一名球迷。早在2002年的时候,还在读高三的沈华坐在电视机前,是休伊特的疯狂粉丝。而当她三年后成为大师杯工作的一份子的时候,她说她并不疯狂了。她想有很多人跟她心态一样,因为三年间,大师杯在上海的角色已经变了,它更像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什么“天外来客”了。

  “三年前,大师杯不过是一项顶级赛事,大家只知道它拥有着世界上最好的球员,疯狂追捧。而如今,我们这样为大师杯做事的志愿者在学校中并没有引来很多关注,因为大师杯好像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它更像是朋友聚会的一种方式,下班以后到旗忠来看看比赛,吃吃饭。这是一种享受,一种‘小资’的感觉。”在沈华眼中,这样的“小资”感觉,是上海生活的气味。

  翻译:每天工作24小时

  Monique:马来西亚人,选手协调工作人员,西班牙语翻译。

  因其工作繁忙,采访时间被严格控制。采访期间Monique两次中断去处理工作。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在大师杯工作的?

  Monique:三个月前,从9月份开始。

  记者:你之前的工作是?

  Monique:我之前为另一项ATP巡回赛工作。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你目前为大师杯所做的工作?

  Monique:我主要负责球员方面的工作,比如接待什么的。另外我还会临时做做西班牙语翻译。

  记者:就这些了?

  Monique:噢这已经是很大很大的一项工作了。

  记者:为大师杯工作与为之前的巡回赛工作有没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Monique:当然,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好的比赛,是ATP的年终

总决赛,由世界上最牛的8个人来参加。感觉非常非常荣幸能为大师杯工作,有种神圣感。

  记者:要得到这份工作机会不容易吧?

  Monique:的确。有很多人想来,真开心我被最终选中了。

  记者:听说你会六七种语言。

  Monique:西班牙文、英文这两种文字可以自由转换,还会德文,以及一点点中文。

  记者:你每天工作多长时间?

  Monique:(大笑)你知道,近3周来,我们每天工作24小时。

  记者:陪着大师一起成长

  周琦上海青年报记者,采访过2002年大师杯

  对于有幸参与过2002年首次上海大师杯报道的我来说,三年后再度迎来大师杯,哪怕只是一孔之见,也能“管窥”出其中的一些不同吧。

  现在所能感受到的今年大师杯相对于2002年最大的提升,恐怕还是在于硬件。三年前的大师杯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4、5号馆中进行,几乎所有的设备都是开赛前两周进入赛场的,连看台也都是临时搭建的,像新闻发布会甚至放在了一个小型的帐篷中。记得决赛结束后,记者们还没来得及写完稿,工作人员就要到新闻中心来拔电源抬走电脑了,等我们搭上最后一班返回市区的媒体班车,5号馆里的看台也基本拆卸完毕了,想到两个小时前还在这里激情上演的决战,让人颇有些“人去楼空”的伤感。

  大师杯就要来了,这次大型的报道任务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体力和心智都将是个考验。但想到马上就能和那么多的网坛高手碰面,内心还是有些激动。有些大师三年前来过上海,又有一些人在这三年里来过中国,还有一些人我们更多地是从网络上和电视上认识他们,但他们好像都已经成为我们的朋友。三年的时间,可以让我们看到岁月在他们身上的痕迹,费德勒的王者之气是如何培育的?阿加西是否更加不坠青云之志?而三年后再度报道大师杯也可以见证我自己的成长———若时光倒流,三年前的某条大师杯新闻,我就不会以当时的方式去做。不过我更明白的是,随着今后三年大师杯的历练,我们都会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智慧,而大师杯的运作水准也会更上一层楼。

  和大师一起成长,和大师杯一起成长。手记上海:一场“高规格”的网球创业

  就在短短的几年前,当ATP副总裁德拉维特与上海市体育局和巴士集团就2002大师杯落户上海一事谈判的时候,他还多少有点冒险的感觉,毕竟这是当时中国历史上承办的最高规格的职业体育赛事。

  上海漂亮地应付了首次到来的“高规格”,向全世界递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更重要的是,当网球大师杯成为上海的一种骄傲,

上海人便开始有意识地接近这项运动,由此网球在上海这座城市疯了似地发展开来。

  家乡在悉尼的德拉维特解释了这种“高规格”带来的效应。“你知道吗?当悉尼奥运会举办之前,很多悉尼老百姓完全不喜欢体育。然而当悉尼奥运会举办的时候,当地老百姓都激动得疯了。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盛会,他们知道他们看到的是世界上最棒的体育选手,他们知道这样的人物可不是平常想见就见的。从那之后,他们开始关注体育。2002年上海大师杯就是这样。”

  但要知道,首次举办大师杯就获得空前成功,上海并不是靠“走大运”。从1998年开始举办的喜力公开赛是一个悄无声息的积累过程。

  “我们最重视的一点,就是遵循ATP的规则,一切严格按照他们的规矩办事。”巴士集团副总经理姜澜这样回忆起当时上海的“网球创业”,在对网球一无所知的时候,上海选择了照搬国外已经成形的运营套路,事实证明了这一招的正确。它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使上海在ATP中拥有了极好的口碑,这直接促使了大师杯的落户上海以及后来的重归上海。要知道,将4年的大师杯放在同一个城市举行,这在大师杯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与喜力公开赛一同成长的当然是一个赛事组织的团队。买来喜力公开赛后的第一件事,巴士公司就花重金从国外搬来了一套专业的国际管理团队。每人年薪15万美元,这对于当时的巴士公司是一个极大的压力。但从那时开始,整个团队都一直在不间断地学习国外的赛事举办经验。到了2005年,这个团队已经7岁了。

  当然喜力公开赛为上海市民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飞速增加的网球场以及网球拍销量。1998年,上海打网球的只有几千人;2000年,固定打网球的人数大约有1万人;到了2002年,拥有网球拍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0万人;而今年,据分析人数已经达到了20万人。

  所有的这些积累,使得2005年的上海大师杯比起2002年已经有了面貌一新的变化。网球大师杯不再是一个西化的符号,如今它承载的更多的是整个城市的文化与传统。这样的“高规格”才更加地理直气壮,德拉维特用一个简单的事例描述了这样的“底气”:“三年前大师杯来的时候,我想大多数人们只认识阿加西。而今年,我相信8名选手他们都能认识。”

  作者:文 瞿靖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3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