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全运会和它那些生了锈的呐喊 迟暮英雄悲喜两重天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02:03 东方早报

  他们随着十运会一同谢幕;

  他们是十运会上最耀眼的群体;

  他们出现的本身就“不符常理”;

  他们的话语成为揭开全运会种种怪现象的生动佐证;

  在这群迟暮英雄身上,你看到的不只是竞技场上的成败,而是这个时世留给他们的无奈和被迫。

  在各个运动队的心理天平上,全运会凭什么可与那些奥运大赛分庭抗礼,两位即将退役的十运老将坐到一起,他们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解开你心中的疑问。或许也只有在退出后的角色上,他们的发言才显得格外真实。奖金顽疾·典型个案李荣祥(已34岁高龄):全运会对提高水平没太大帮助李荣祥在全运会男子标枪比赛中

  四年一晃即逝,对于很难登大雅之堂的中国田径来说,全运会成了运动员们的最高目标。不过,在各省市普遍全运第一的战略指导下,运动员承受的心理以及身体压力可想而知。因为,一个冠军不仅意味着运动员在今后的各方面待遇都有保障,也能让领导得到晋升的机会。李荣祥算是在田径场上比较特殊的一个,他既赶上了以前那种惟金牌是论的年代,也搭上了去更高舞台积累经验的机会。

  压力,四年轮回无法摆脱

  从七运会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到

十运会傲视群雄的老将,李荣祥始终对全运会抱着一种敬畏的态度,“我很矛盾,全运会对我来说,压力实在是太大,但是,它能带给我很多现实的东西,例如金钱。”

  祥哥还是一如既往的直爽,在成功卫冕全运会标枪冠军后,他叫上一帮朋友跑到酒吧海喝了一回,“真的,比完之后,我感觉前所未有的放松,哎哟,那种感觉,真是好。”连续两天,他都处在完全放松的状态,“太不容易了。”

  1972年出生的李荣祥,是浙江田径队年龄最大的队员,“我已经34岁了,我也不知道还能比多久。”李荣祥说道,“在中国田坛,能够一直保持一流成绩的人不多。”唐教练是李荣祥的教练,也是张连标的师兄,先后见证了中国标枪界的张连标时代和李荣祥时代。李荣祥说道:“我现在不会刻意地去训练了,我反正采取‘快乐训练法’,能练到怎么样就怎么样,如果到四年后还是我行,那我就继续参加;如果陈奇他们上来了,那我自然就退了。”

  四届全运会下来,十运会是让他感觉最好的一次,一是他证明了自己宝刀不老,二是良好的比赛氛围。“十运会田径比赛第一次和国际接轨,比赛在晚上进行,以前则是在白天甚至早上,人都昏昏沉沉的,观众也没兴趣,而现在有了刘翔,让田径火起来了。”

  老将拿不到冠军只能退

  其实在十运会开赛前,他的肩膀肌肉在一次训练中拉伤,“十运会嘛,毕竟不同于其他比赛,大家练得都很凶,好了还想好,特别是对于我来说,金牌是团部看重的,加上朋友的期望,练的就很狠,结果伤了。如果没有受伤,我的压力肯定没有那么大。”李荣祥说道。

  虽然在南京享受着比赛,但听得出来李荣祥对于全运会是又爱又恨,“说实话,全运会对提高运动水平没有太大的帮助,因为大家都在极大的压力下比赛。”李荣祥说道,“其实我们最看重的还是国际比赛、世锦赛,只要能进入前八,那就是历史性的突破,为中国人争光啊,心理感觉更美妙,不过呢,全运会带来的……非常现实。”浙江省,对于全运会冠军的奖励是18万元。

  李荣祥并不讳言全运会对自己生活的特殊意义,尤其是在事业和家庭之间,他选择了前者,“我离婚了,为了事业。”祥哥狠狠地吐了口烟,半开玩笑地说,“这几年几乎一刻不停,从站上最高领奖台开始,就注定了你不能对自己降低要求,那么多人看着你,朋友、领导,即使是银牌,也像是失败。”八运会,他拿到了银牌;九运会,他战胜张连标,终于拿到了第一个全运会冠军,而获得银牌的张连标就此退役。胜者为王败者寇,李荣祥没有考虑过下一届全运会,因为他知道,到时候如果没有绝对的夺冠实力,那么他会选择退出。

  李荣祥小档案

  籍贯:浙江长兴

  生日:1972.1.18

  身高:1.81米

  体重:80公斤

  项目:田径标枪

  运动成绩:

  1997年获第8届全运会男子标枪亚军;

  2000年获全国田径冠军赛男子标枪冠军,最好成线84米29,世界排名第15名;

  第9届全运会男子标枪冠军,世界田径锦标赛第9名;

  2002年获第14届亚洲田径锦标赛男子标枪冠军,亚运会男子标枪冠军;

  2003年获世界田径锦标赛第10名。

  2005年获第10届全运会冠军。指令顽疾·典型个案龚睿那(6月已申请退役):太累了,但我知道逃不掉

  早报讯当6月份龚睿那向国家队交上退役申请后没几天,湖南省体育局副局长唐九红专程赶到北京,希望龚睿那能在全运会上为湖南省效力,尽管她已经24岁“高龄”。与此同时,已经成为湖南省羽毛球管理中心副主任的龚智超恢复了训练。4年前,她正是在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夺得两枚金牌后宣布退役的。

  退役只因太累

  龚睿那的伤并不轻,否则她也不会交上退役申请。但是她的腰伤让她已经完全跟不上国家队的训练量,状态上不去。因此十运会的备战中,龚睿那的训练也不是很系统,时不时还去娱乐圈转转,出演了网络歌曲《特务小强》的第4部《无声的喝彩》配音。谈到十运会预赛时,龚睿那笑笑说:“一直养伤都很久没练了,打着玩呗。”一名记者曾经问龚睿那退役后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为羽毛球花费了十年青春的龚睿那回答说:“妈,我实在是太累了。”

  复出更多是报恩

  带着伤病的疼痛,带着疲惫的煎熬,龚睿那却并没有犹豫省里提出的“打十运会”的要求。她知道自己肯定“逃不掉”这届十运会:“我刚从国家队退下来没多久,省里不会这么快同意我不打的。虽然有伤,但是一直都在练着。”

  龚睿那说,这是一种报恩的心态,“毕竟自己是省里培养出来的嘛”。这已经是龚睿那打的第三届全运会,龚睿那完全明白全运会的地位:“这是各个省最重视的比赛,可以说是各省之间的‘奥运会’。这次,实在是省里需要。”

  同时龚睿那也指出,省里后备力量有个年龄段的断层。“如果我们(龚睿那和龚智超)不打,后面真的就没人打了。要是后面有人,省里也不会需要我们。”

  “尽力就行了,也没对自己抱什么期望。”龚睿那只想尽自己“报恩”之职。让龚睿那完全没想到的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十运会会打到这样好的成绩———团体赛中和龚智超领军,在决赛中立克谢杏芳领衔的广东队夺得冠军;女单比赛中打到决赛,最终因为“最后一局打不动了”而败给了年轻得多的解放军双记分选手蒋燕皎。瞿婧宇

  龚睿那小档案

  籍贯:湖南安化

  生日:1981.1.23

  打法:右手握拍,拉吊突击型打法

  8岁进入有“羽毛球摇篮”之称的安化市业余体校,1992年进湖南省队,1996年5月进国家二队,1998年进国家一队。

  运动成绩:1997年八运会女团冠军;1999年世锦赛女单第3名;2001年世锦赛女单冠军;2003年世界锦标赛亚军;2004年尤伯杯冠军成员;2005年十运会女团冠军。官方声音金国祥:钱运战略应被抛弃

  在不同的场合下,上海十运会代表团常务副团长金国祥都表示,十运会是改变全运会原有格局的大会。对于上海队来说,这并不是被动所致,而是主动调整战略的缘故。

  “其实在九运会之后,我们就预料到了十运会的艰难,有人当时就说,十运会将是上海最艰难的一届比赛。”金国祥表示。八年前的八运会上,上海代表团金牌总数、奖牌总数的“双冠王”,2001年的九运会上,上海代表团金牌名列第三位,今年的金牌数只有第七位。“十运会再次证明,唯金牌论是绝对错误的,全运会上的许多弊病、丑闻,都和唯金牌论密切相关。不过,作为全国性的运动会,没有指标和金牌榜来衡量成绩,也是不可以的,就像教育界倡导素质教育,但是高考仍然是最好的考核方式。”

  八运会上,上海队是东道主,天时地利人和,上海队打得比较顺利,“九运会虽然开始阶段不顺利,但我们有个转折点,那就是叶冲在男花个人赛中击败王海滨,然后是男子水球夺冠,最终定下了第三的基础。然而这一次,我们始终找不到这个转折点。”

  “十运会上,上海队有股气没有出来,总是显得压力很大。”金国祥表示,“杨晓渡市长也在南京做了大量工作,为队员们减压,在以往的全运会上,除了我们作为东道主,哪有市领导在赛地督战时间那么长的?”

  “我刚到局里时,有人说上海就是要弄好全运会就可以了,奥运会让国家去争。但是我不同意,反对这种‘钱运战略’,而是以‘突出奥运,以奥运带全运,以全运促奥运’为思路。参加全运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在本届256个拿到奖牌的选手中,89名是1985年后出生的,十运会,是备战奥运的极好机会。”

  注:金国祥作为上海代表团主要负责人亲身经历了第九届(上海队金牌榜以29.5枚列第三)和第十届全运会(上海队以26枚金牌列第七)。全运会,一个不属于观众的名词

  瞿婧宇

  围着奥运转,这是中国体育界毋庸置疑的一个准则。因此代表着国内最高竞技水平的全运会放在每次奥运的前三年举行,就是一次国内体坛新陈代谢的一个机会,它承担的职责就在于为下一届奥运选拔优秀人才。如果说奥运会夺冠相当于高中

状元的话,在全运会取得好成绩就更像是获得了考状元的资格。

  可是从十运会看起来,事情却跟道理有着莫大的差距。很多已经退了役的老将又杀了回来,他们大多是因为“省里的指示”;很多在十运赛场上能够毫不费力称王的老运动员却因为“08战略”而只得在十运后匆匆退役,因为他们暂时还能够为地方争光添彩,而从此以后他们将不再被重视。政治因素占了主导,而孙福明事件表明,这样的力量几乎是不可抗拒的。与此同时,年轻队员却少了很多机会。

  当然全运会中的“老将当道”并非只有政治力量的压力,全运会让人咋舌的高额奖金也成为吸引很多老队员“熬到全运会后再退役”的因素,各种力量使得全运会聚集了国内最顶尖的所有运动员。因此在运动员心目中,全运会成了仅次于奥运会的最重要的比赛。

  然而这样的盛会并不属于观众。这届全运会,除了刘翔的比赛和孙福明重赛的免票比赛,买票入场观看比赛的观众都是寥寥无几,在

网球单打决赛中,更是发生了阻止观众入场的情况。更何况,这届全运会场外的故事比场内的故事“精彩”许多,艺术体操运动员钟玲就是最好的例证。

  尽管全运会选拔年轻队员的功能大打折扣,全运会总是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2008之前的十运会更是有其特别之处。之前的辉煌已成过去,从全运会结束之日起,中国体育正式进入“08代”。

  作者:早报记者 金恒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53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