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十运赛场上的媒体大比拼:装备 体力 速度 手段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2日16:35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10月22日体育专电(记者王力、石永红)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国内最大规模的一次体育盛会,在江苏举行的十运会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赛场上,1万多名运动员展开竞争;而在场下,近3000名中外记者奔波忙碌,为了抢发最快的新闻,做独家的新闻,也展开了较量。

  装备大比拼

  要采访十运会,很少有记者只挎一个小包来到赛场的,大多数记者都背着一个大包,或者带着两三个包,里面是笔记本电脑、录音笔、照相机……种种装备应有尽有,就是为了保证稿件能更快写稿、发稿。尽管每个赛场的新闻中心也配备了一些不错的电脑,并配有不少宽带网接口,但这显然还不能满足记者们随时随地发稿的需要,许多记者的电脑都配有先进的无线上网设备,常常在比赛现场就将稿子发了回去。

  体力大比拼

  

十运会对众记者的体力也是个大考验。十运会射击比赛产生18块金牌,并且有众多奥运会冠军与世界冠军参加,但相关部门却没有安排一场新闻发布会。记者们只能紧跟热门人物,找到机会就采访。但这些运动员、教练员并不是那么好采访的,一会儿要收拾东西,一会儿要拍照,一会儿要接受兴奋剂检查,记者们紧跟其后,一会儿跑到东,一会儿跑到西,没有好的体力还真跟不上。看来,要想胜任大型运动会,记者赛前还真得好好锻炼一下,充分做好体力储备!

  速度大比拼

  采访十运会,要抢到新闻,速度也十分重要。这不,游泳作为一个金牌大项,关注的媒体很多,工作人员大概事先没预料到,准备的赛程表后来不够用了。这时,记者就得手快了,早点出手才可能“抢”到。这还只是一个小细节,真正需要速度的还是在拼抢重要新闻时。孙福明“让金”事件一出,媒体关注点转到柔道赛场。重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人头攒动,要想占到好位置,速度绝对是最重要的。有的记者速度稍微慢了点儿,只能在铁桶般的人墙外远远地观望了。幸好还有扩音器,赶紧占一好位置,看不到人,听到声音也是好的。

  手段大比拼

  十运会兴奋剂、“让金”、弃权、犯规等现象接连出现。这些现象往往比决出金牌更令人关注。这种时候,关键就要看谁的新闻敏感更强,谁的手段更高明,了解谁是关键人物,从谁那里可以得到可靠的消息。这时,各路记者“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相熟的运动员、教练员,或从侧面了解底细,打探关键人物的行踪、驻地等等。谁能得到最快最准的消息,那就看谁的手段、方法最妙、最巧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1,80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