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体育日报:上海男排打出精神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2日07:57 东方体育日报 | |||||||||
上海女足进入相当于决赛的半决赛,输了;上海垒球进入决赛,输了;上海男足进入决赛,输了;直到昨晚第四个向金牌发起冲击的团体项目,上海男排,终于赢了。 与女足的高歌猛进、垒球的避开北京、男足的明星效应不同,男排这枚金牌至少在过程上无比曲折,无比艰辛。竞技体育“偶然中的必然”往往体现在曲折而艰辛的道路上,一路顺风顺水往往隐藏着最大的隐患。
上海男排的这次十运征程从一开始就不被人看好。在小组赛中就先后负于并不是很强大的浙江队和解放军队,被一致指为状态最差的“联赛冠军”。但是体育界有一句“行话”,叫做“先输总比晚输好”,这两场败仗从某种程度上反倒“解放”了上海男排,一是彻底放下了“全国冠军”的金牌指标的包袱,可以放手一搏,充分发挥;二是及时总结了输球的原因,寻找到了在逆境中如何突破的途径。 同时,有经验的教练都明白,赛会制的比赛状态绝对不能出得太早,一路磕磕绊绊反倒更有希望打入最后的决赛。记得上海男排两连败后,上海代表团的领导连夜赶到徐州,与教练组和骨干队员促膝长谈,共同找出了发挥不稳定的症结。由于和国家队的训练方法、战术打法有较大不同,集训时间较短的上海男排一时还没有恢复到最好状态,但是代表团的领导们鼓励男排小伙子们要勇于向中国女排学习,学习她们历经风浪但极为稳定的心理素质,学习她们在逆境中永不放弃、反败为胜的精神。 “女排精神”不是一句空话,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上海男排随后就越打越勇,从3比0连续吃掉弱旅河南、河北开始,过去那种“打疯了”的状态又回来了。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上海男排为十运会、为中国排球的历史留下了三场永远难以磨灭的经典之战,三个3比2,三次决胜局的比分15比13、24比22、15比13。 这样的“3比2”我们似曾相识,在去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决赛中两局落后又连扳三局,战胜了强大的俄罗斯队,金牌诚可贵,但“女排精神”的回归更让国人为之鼓舞,为之骄傲。 这样的“冠军气质”我们还似曾相识,在十运会的乒乓舞台上,上海选手王励勤在团体赛发挥不佳的严峻局势下,临危不乱,愈战愈勇,接连在混双、男双和男单比赛上捧回了难度极大的两金一银,充分展现了一个世界冠军应有的霸气和拼搏到底的体育精神。 在为上海男排小伙子们落下动容的眼泪的同时,我们不应忘记那些“银牌团队”。上海女足、上海垒球、上海男足,他们的拼搏精神足以让人忘却竞技体育“唯金牌论”的观点。女足老将浦玮,在最后一秒的那个进球,以她个人的魅力宣告着女足精神的传承;男足小将王洪亮,强烈要求带伤上场实践了他“倒也要倒在球场上”的誓言。 此时此地,江苏老将卢卫中赛前就发出的“上海队是纪敏佳”的感叹言犹在耳;殊不知,纪敏佳不仅仅是PK王,不仅仅是公认的实力派,而且是连续两年都执着在“超女”赛场的杰出代表。相比那些光鲜的外表,纪敏佳的质朴精神反倒会更长久地留在人们对“超女”的记忆中。 作者 :杜旻(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