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来信:喝彩 该出声时再出声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18:00 新华网 | |||||||||
新华网扬州10月19日电新华社记者刘阳 顾涓 十运会的举重比赛接近尾声,无论是苏州的女子比赛还是扬州的男子比赛,现场观众对举重比赛的热情可圈可点。只是,这种热情时常来得不是时候。 为了给家乡的队员加油,亲友团们特地带来塑料棒、锣鼓来到现场,有些观众喝彩
站在举重台下的教练可被观众的热情吓着了,比如女子58公斤级冠军陈艳青的教练曹新明就急得跳了出来,夸张地摆动双臂示意观众不要出声。而广播员在比赛休息时也不断发出提示:运动员试举时请观众保持安静,有利于选手发挥最好水平。 中国举重协会调研组的刘卫国介绍说,选手从上台到提铃有1分钟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尤其是快要提铃时,观众最好保持安静不要打扰选手。举重就是‘一口气’的运动,运动员憋气举杠铃时,万一受到干扰非常容易分神,刘卫国说。 欧洲观众在喝彩方面就懂得有张有驰。雅典奥运会时,当广播员宣布上场选手名字时,他们的喝彩和鼓掌声简直要掀翻举重馆,而当选手开始登台准备时,现场顿时鸦雀无声。假如某个人不懂规矩发出声响,其他人立刻用嘘声发出警告。 除了喝彩不当外,赛场上还时有出现观众成群迟到早退、为自家选手喝彩为别家选手喝倒彩的现象。 举重和其它一些冷门项目的确期待观众的关注,不过如果关注不当,反而容易弄巧成拙。这些问题的改进不仅要靠赛事组织者以及项目主管部门的宣传和推广,更与国民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 北京奥运会虽然不在江苏举行,但是作为东道主,每位中国观众应该学会看比赛、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为自己的运动员喝彩,也为国外运动员加油。这样,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才不会在赛场再出现吓坏教练和选手的喝彩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