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全运会不应争“第一”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08:11 潇湘晨报 | |||||||||
许基仁 中国人好争“第一”和“之最”。一套外国人闹着玩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我们仗着人多,恨不得把所有纪录都刷新一遍,变成“吉尼斯中国人世界纪录”。在我们的词典里,“第一”似乎永远都是褒义词,“之最”则始终与荣耀相连。
每次开大型运动会,记者总是以不变应万变听到和写出这样的“之最”:规模最大,人数最多,项目最全……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记者如此用词,会遭来举办者的白眼,可见彼此都认同这是说好话,不算添乱。 奥运会也曾四年复四年地“之最”,渐渐地使举办城市不堪重负,还造成赛后背上财政包袱。罗格出任国际奥运会主席后强力推行“瘦身计划”,要把“之最”彻底埋葬。现在哪个举办城市或申办城市再要提出办一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项目最全”的奥运会,即使算不得“顶风作案”,至少也是不识时务。可见“之最”的词性是随着时代思潮之变而变的。昨天的褒义词,今天则可以含有贬义,反之亦然。 举办全运会开幕式的主体育场,历来是“标志性建筑”。举办城市不甘人后,至少在规模上要争“第一”。于是,上海办八运会建了一个八万人体育场,广东办九运会造了一个“八万多人体育场”。四年前在广东,记者曾担心这样攀比下去,江苏为十运会会不会建一个九万或十万人的体育场。但当时的江苏省体育局局长孔庆鹏到新华网作直播时说,江苏不会搞攀比,只准备建一个六万人的体育场。在这一方面江苏的确具有勇气和预见。 除了办奥运会,建八万人以上的体育场实在是太奢侈、太浪费了。一场足球赛要吸引八万人现在还只是憧憬。为了开幕式的一时之需、一时之荣,而让宏伟而空荡的体育场几十年处于“饥饿”状态,为了不被“饿死”而只好每天吞噬大把大把的银子,怎不让人心疼! 办一个全运会,四五万人的中型体育场足矣!我们希望看到,四年后山东能建一个比江苏还小的全运会主体育场。 作者系新华社体育部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