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中国体育伦理观扭曲到令人悚然的地步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20:57 新华网 | |||||||||
新华网南京10月15日电新华社记者许基仁 无论是假唱、假货还是假球,作假者都要力图不露破绽。他们不想落骂名、犯众怒,意识里至少还知道作假可耻。但从钟玲的“比赛结果内定”,到孙福明不加一丝伪装的真“假摔”,体育界的“作假潜规则”已到了不加掩饰、心安理得的地步。中国体育伦理观中凸现的扭曲成分,已到了令人悚然的地步。
常闻体育界三种说法:合理利用规则、平衡各队利益、培养奥运选手,本身倒无不妥,可悲的是往往被用作推行“作假潜规则”的挡箭牌,正经已被念歪。持这些“歪理”,体坛作假者便不再以假为耻,反而要据“理”力争。 这次十运会羽毛球场的“田忌赛马”是典型而正面的“合理利用规则”,大家比智慧、造悬念、出冷门,观众看了也高兴。而孙福明的“假摔”则完全是教练钻规则的空子,与合理利用规则无关。“双记分”制确有漏洞,制定者当初一定是想到了葫芦忘了瓢。但是,真实是体育比赛的铁律和底线,任何人不得用任何借口而逾越。如果结果可以赛前内定,金牌可以事先协商,那体育就是最蹩脚的戏剧、小说,离死亡已为期不远,中国足球就是很好的警示。因此,如果规则不合伦理,则一定要疏而远之,而不是相反。 平衡各队利益,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提法,在国际体坛也不少见。在“照顾弱队、弱国,有利于项目普及”的名义下,金牌被“照顾”和“平衡”,大家见怪不怪,轮流充当“牺牲者”和“受益者”。赛场上裁判受到的指责最多,但“金牌平衡”的决策者并非他们。裁判时常是代人受过而已。 不让强手、强国垄断金牌,扶持弱小国家、边远省份,是项目领导者的责任。但这种扶持是细水长流的政策、财力、人才的扶持,应该做在大赛前。到了比赛时,则应该不分东部西部、不管老将新手、不论亲疏远近,都一视同仁,视实力和发挥裁决,这是公平竞赛的应有之义。如果到了比赛时才想起“扶持”、“照顾”,则必然会设法作假,动用裁判等手段“设计”名次,愚弄观众。 不让钟铃、孙福明拿金牌,坊间流传着一种“歪论”:她们年纪大了,金牌应该让给那些有实力打北京奥运会的选手。 北京举办奥运会是民族盛事,我们当然要培养选手,多拿金牌。但拼搏北京奥运会不是中国体育的全部,更不能行“北京奥运会”之名,做违背体育精神之事。我们在十年浩劫中已经吃尽了以革命和神圣的名义干荒唐事和缺德事的苦头。 钟玲和孙福明既然站在了决赛场上,她们就有权利选择战斗,选择胜利。这是她们的权利,是体育规则、体育精神、体育道德赋予她们的权利,也是以人为本理念在体育场上的具体体现,任何人没有任何权利、任何名义剥夺她们的权利。 全世界都有相通的体育伦理观,大家要看我们能在北京奥运会上拿多少金牌,但大家更看重的是获得金牌的方式和途径。对于那些沾有道德锈斑的金牌,我们一块也不能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