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运自行车赛场刮起河南旋风 夺冠教授不会骑自行车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07:5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十运会自行车赛场这两天刮起了“河南旋风”。继昨天夺得男子1公里计时赛冠军后,河南男队今天下午又在南京仙林自行车馆男子团体竞速项目中战胜了夺标大热门山西队,这样在已经决出的5块场地赛金牌中,赛前并不被人看好的河南队竟夺走了两块,成为所有参赛队伍中最大赢家。 导演这一“河南旋风”的是一位生活中不会骑自行车的人———来自首都体育学院
59岁的延烽是两年半前才应河南体育局之邀担任该省自行车队教练的,此前他曾于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国家自行车队担任过科研组组长,1990年和1996年还分别担任过国家自行车集训队的副总教练,后来因故离开了国家队,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于自行车训练理论的研究。河南队的盛情邀请正好给了他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河南队的经济条件在全国远远算不上好,队员条件也一般。据延烽介绍,今天在男子团体竞速项目中夺冠的三名队员,王启明是原来女队的陪练,而年轻的冯勇则来自业余体校。但在延烽的调教下,这些队员迅速成长起来。“我搞了两年半,手下的队员全国冠军已经拿了18个,亚军则有20多个。”延烽不无得意地对记者说。 说到河南队崛起的奥秘,延烽认为是自己的训练方法与众不同。“例如我的队员从来不蹲杠铃,而全国其他队没有不蹲杠铃的,我刚来队里的时候,队员也要求蹲杠铃,但现在他们终于尝到不蹲杠铃的甜头了。”说到这里,老人还向记者解释了一套自行车运动员不需要蹲杠铃的运动生理学依据。 由于我国自行车的优势项目女子500米计时不再是2008年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我国自行车运动在2008年奥运会上的前景并不让人乐观。说到这个问题,延烽面色严峻地说:“我国的自行车运动不能仅仅盯着一两个项目,不能让其自生自灭。我认为,中国自行车运动上不去不是人才问题,主要还是训练方法要科学得当,要把无效的劳动降到最低。如果做到这一点,中国自行车运动在世界赛场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我们的口号是威震全中国”,夺冠后的河南队队员发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而他们的教练延烽显然志不在此:“我希望2008年奥运会,我们的队员在这个项目上有所作为。照现在的势头,他们大有希望。”(本报南京10月14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