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遗憾输球风格形成 德国队挨嘘却是奖赏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01:48 三秦都市报 | |||||||||
0:1,中德之战的结果绝对不是最好的,但却也笃定不是最差的———最直观的佐证是座无虚席的汉堡AOL球场,德国球迷将嘘声送给了克林斯曼和德国队的球员。而朱广沪和中国队的球员则将遗憾留给了自己,但他们赢得了尊重———以往,中国队在与世界强队的对垒之后,感觉更多的是无力、无助甚至无望,绝少会有什么“遗憾”,这也许就是一种进步。
国足风格渐成 不能说中国队的整场表现有多么的出色,但凭心而论,在劳师远征、客场作战等不利条件之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将自身的水准发挥出来并且的确给实力明显强于自己的对手制造了不少的麻烦,中国队的演出有理由赢得一份认可。比赛证明,赛前朱广沪对攻破德国队的球门抱以莫大的信心并非信口开河而是有的放矢的——至少上半场谢晖的单刀赴会以及下半场董方卓的头球中柱,曾经无限接近这一奋斗目标。可以说,中国队没有能够实现破门得分可以归结为“技术的失败”,但却不能抹杀“战术的成功”。指望朱广沪在短时间内彻底提升中国队的技术含量,因受制于球员技术功底的参差不齐显然不太现实,但朱广沪显然是有效地提升了中国队的战术稳定性,中国队似乎已经开始确立并渐渐巩固了一种属于自己的风格。 嘘声是一种“奖赏” 德国人在自己的主场遭遇大规模的“嘘声”,我们当然可以把这视为对中国队的奖励。我们当然不会因为一个0:1就兴奋,因为就比赛而言,这并没有给中国足球带来欣喜,但这场比赛无疑给朱广沪提供了某种正面的证明———“朱氏战法”和“朱门弟子”的“疯狗精神”和“铁桶阵”毕竟让德国队非常难受和尴尬。赛前中国队曾经发誓要在比赛中“逼德国队拿出真本事”,实战中,他们甚至超额完成了任务———逼着德国观众向德国队发出了嘘声,那阵阵嘘声可谓是对中国队此番德国之行的一种“奖赏”。 只是,但愿这不会是一种“偶尔精彩”和“间歇性行为”。 本报记者 刘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