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中国体操急需走出“纯境界”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17:40 新华网 | |||||||||
新华网南京10月13日体育专电 记者李丽 王英诚 李鹏翔 十运会体操开赛四天了,从10日男团金牌决出的那天起,体操馆才开始逐渐有了人气。 虽然坐不满,但比前两天资格赛的时候已是天壤之别。那时馆内几乎没有观众,人
他们中间有一个人大多数体操记者都很熟悉,是在中国体操网上很活跃的“冯敬哥哥”。他是上海人,原姓姜,最喜欢拿过世锦赛全能冠军的冯敬,就起了这么个网名。为了全运会,小姜特意请假跑到南京来看体操。他说:“像我这样铁杆的体操迷,估计全国也就我一个吧。” 难得的是还有三位特意从香港过来的观众。一个网名“小白”的女孩,也因为练过体操,对体操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但我想全香港,真正关注这个项目的也就我们几个。最多,不会超过30个。”小白告诉我们。 全国体操迷们的圈子不大。小白同小姜平时主要通过体操网交流体操信息。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帮忙办起的体操网,原是体操迷的“大本营”,但如今越来越不景气。小姜告诉我们,不少“粉丝”都已经转移到了一个私人网站上,叫“纯境界”。他说,那里人气旺,网友对体操的鉴赏水平也高。但关心体操的人,来来去去也就那么几个,“还是少”。 这位练体操出身的“冯哥哥”感叹,虽然中国体操的竞技水平很高,但是市场水平太落后了,平时比赛也少,每年固定的赛事就是体操中心主办的两个全国性比赛。原来还有一个“李宁杯”,办了几年也就无声无息了。 “全运会的体操赛还有人看,但每年仅有的两个全国性比赛,几乎次次是门可罗雀。”说起来,小姜直摇头。 国家体操队的“海归”教练李月久,回国前在美国私人俱乐部教体操。他说,在美国,练体操,就像中国孩子现在练“跆拳道”一样时尚。光是他在的一个芝加哥州,就有上百家体操俱乐部。 都知道,项目的发展最好是像国外那样,走俱乐部的道路。可是,中国的体操市场,完全没有培育起来。据悉,目前只有深圳有真正意义上的体操俱乐部,教孩子们练基础体操。著名的李小双体操学校,同俱乐部还有着根本的区别。 有一种看法是,体操难以推广的最大障碍在于,一是太难,二是太雅,好像离老百姓的欣赏口味很远。但从美国的经验看,从体操的观赏性上下功夫,市场是可以培育的。 美国的体操奥运会选拔赛,是全国直播的,办得像NBA总决赛一样激动人心。 再看看花样滑冰的榜样,这同样被视为太难太雅的“贵族项目”,现在不也在国内办得有声有色吗? 就我国现况而言,体操还处在无奈的“纯境界”里。但孤芳自赏,决不是体操应该追求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