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新华社:“超女”渗透十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19:39 新华网

  作为这段时间最时尚的流行词,“超级女声”无处不在,十运会也不例外。

  看这几天报纸,这个十运选手表白自己是“玉米”,那个坦承自己是“凉粉”,因为“超女”而流传开来的“PK”,也隐现在十运会新闻中。湖南女子举重选手杨炼以超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于是马上有人写她长得酷似李宇春,并有娱乐味十足的标题:“哇,‘李宇春’夺冠”--不过看来看去,还真看不出杨炼长得跟李宇春有啥相像之处。

  十运会11日开幕了,可以预见这种打“擦边球”或硬往上凑的新闻会越来越多,同样可以预见的,就是人们不会像迷“超女”一样疯狂追逐十运会。

  在感慨“超女”运作之成功的同时,也叹息中国部分媒体所处的尴尬境地--硬将堂堂的国家运动会贴到一个娱乐节目身上“傍名牌”,靠这个来吸引“眼球”,增加卖点。

  数来数去,中国体育诸多赛事中还真找不出一个拥有“超女”那样广泛关注度的品牌来。

  曾经有一段时间,足球甲A相当火爆,不料到了最后成了“假A”;甲A过去,中超登场,但并未遏止

中国足球品牌沦丧的速度。被寄予了很高期望的中超联赛,一个赛季不到,就沦落到无人喝彩的地步。

  尽管小报上还是永远的八卦绯闻、恩恩怨怨,热闹喧嚣得很,但是,现在到底还有多少人在关注中国足球?没人去真正反思:中国足球,曾经多么珍贵的一个品牌,为何沦丧至此?

  其实,中超的失败与“超女”的成功,关键都在“观众”二字,“超女”深谙吸引观众心理,强调“互动”二字,通过短信投票来产生优胜者,一方面让观众有充分的参与感、成就感,另一方面主办方又靠无数短信,赚了个盆满钵满。

  在一些人看来,全运会似乎成了“鸡肋”,除了体育圈很投入甚至有些“走火入魔”外,其他人则明显提不起兴趣来。跟奥运会、

世界杯等世界大赛相比,全运会大多数项目竞技水平较低,但“超女”照样不是无名小辈的舞台吗?海选明星,恰恰成了观众“审美疲劳”之后新的兴趣点。

  全运会要想吸引大量观众、得到广泛关注,需要好好研究一下如何激发老百姓对全运会的兴趣。打个比方,如果他们也能像体育局领导对金牌“寸土必争”那样,全运会又何愁不成著名品牌?又比如,“十运之星”如果能够由观众短信投票选出,大伙儿自然会跟踪关注

十运会全程。当然,组委会也可小赚一笔。

  不过说回来,中国体育赛事缺乏品牌,而“超女”能够成功,除了运作能力高低之分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喜欢唱歌跳舞的人要明显多于体育爱好者。

  所以十运会的口号“人民的节日”显得尤为重要:体育竞赛就应该从狭窄的金牌象牙塔中突围而出,回归人民。

  口号要变成现实,还有不短的距离,不过十运会组委会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大范围的志愿者招募,十运会共招募了10万名志愿者,超过了雅典奥运会6万志愿者的规模。

  相信十运会后,至少在南京、江苏能够增添一大批体育爱好者,他们将是未来中国体育赛事品牌的最坚实的基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80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