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轮子上的十运会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10:14 天津日报 | |||||||||
王敬阳 以前,有一个虽不十分准确但却非常形象的对美国的比喻,说美国是一个“轮子上的国度”,形容美国人时间观念强,空间观念弱,花在路上的时间很多,经常要在汽车上度时光。现在,随着全国运动会不再由一个城市主办而是改由一个省份共同主办,这项全国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也快要变成一个“轮子上的运动会”了。
当然,这么说也不是很准确,因为绝大多数直接参与比赛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志愿者基本上都还是固定在一地,最多是从驻地到赛场,两点一线,但也有很多种人,就不那么“幸运”了,他们很少能固定地待在一地,而是要经常性地在几个赛场往返,在两个甚至三、四个城市之间来回奔波。 各代表团的官员是这些人中最为忙碌的一批。一早,他们就要赶赴自己团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赛场,力所能及地为运动员做些后勤方面的服务;晚上,还要马不停蹄地赶往不同运动队的驻地,与教练员共同研究第二天的战术方案;回到驻地,再抄起电话汇总各运动队一天的战况;在其他城市比赛的运动员有了争金夺银的希望,又要火速赶往他地,力争目睹那欢腾的一刻。 采访比赛的记者们也是“踏在轮子上”的一群人。由于十运会放在江苏省的20多个城市举办,而采访十运会的各媒体又不可能在每一个城市都派记者,所以记者在不同城市间乘火车或者汽车穿梭就成了常态,昨天南京,今天苏州,明天连云港,后天可能再到江阴,能在一个城市内的几个赛场奔波已经很幸福了。 于是,在记者的眼睛里,十运会就成了一个“轮子上的十运会” 。本报记者王敬阳(本报南京 10月 10日电) 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记者孙震南京数码传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