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每日新报:全运足球“门”在哪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08:33 每日新报

  刘长惠

  昨天,世界杯预选赛几乎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展开厮杀,十余支球队拿到了决赛资格,可算是名副其实的出线日。此时此刻,中国足球又一次充当了看客。

  看客的心理是无奈的,看客的角色是尴尬的,看客的经历是刺痛的,看客的教训应
是永记不忘的。

  明天,十运会的足球比赛也将打响,虽然从规模、水平等各个方面与世界杯决赛乃至预赛都无法相提并论,但这种颇带有几分“自娱自乐”味道的游戏肯定也会拼个你死我活、头破血流,不信,您就等着瞧吧。

  并非在下故作耸人听闻之语,从早些年男足的“××××是一家,兄弟携手进前八”(一场默契球将第三方轻轻做掉),到上一届女足决赛中出现的冲击裁判、砸毁公物(女足此时也够“暴力”),全运会足球总是不乏刺激、火爆的场面。

  足球比赛激烈是应该的,但对于时下的

中国足球,仅有拼抢是远远不够的。曾几何时的“红魔”比利时如今除了身体、拼抢还能依稀看到几分当年的影子外,技术层面上早已落伍,连希福那样的球员都已不可求,除了开场时的所谓气势逼人外,就只能早早束手就擒,充当看客了。而这些年,中国足球实际上走的就是一条重身体、轻技术的不归路,相比于10年前,拼抢、身体是提高了不少,技术、配合却只能是原地踏步,也许还有退步。

  前几天,我曾撰一小文呼吁十运“苗子重于牌子”,其实,这种单纯的呼吁在种种现实面前能起多大作用恐怕只有天知道。而足球则是

十运会上惟一有年龄限制的大项,这就从硬件上为发现好苗子创造了条件。但金牌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诱惑并不是那么好抵御的。其实,在职业、半职业联赛的冲击下,全运会上三大球的魔力和魅力已不如往昔,放眼世界,从奥运到亚运再到东亚运,足球赛事几乎已变成了青年联赛,起码在足球这个圈子里,综合运动会里的足球并不太为人所重。但在咱们这里情况有时恰恰相反。阎政治、谢奥运,名字虽怪但言简意赅,有鉴于此,不知能否有人站出来提倡一下“苗全运”:淡化金牌、不提倡拼身体,相反从各种措施上鼓励多出苗子、奖赏技术足球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37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