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运组委会执行主任梁保华:在创新中办好高水平赛事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18:58 新华网 | |||||||||
新华社记者郭奔胜、王恒志 金秋是个收获的季节,正当全国近万名体育健儿摩拳擦掌,准备在十运会赛场摘金夺银的时刻,承办十运会的江苏省的各项筹办工作也在有条不紊中静等精彩亮相。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演练,江苏“创新办十运”的理念备受社会关注。在十运会即将隆重开幕之际,十运会组委会执行主任、江苏省省长梁保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十运会各项
承办城市:从“一枝独放”到“百花争艳” 在以往的综合性大赛中,常常出现一个城市承办,其他城市“陪看”的局面,比赛项目和场馆建设过多地集中在一个城市,受益的人群较少。而十运会在办赛城市确定上作了一个漂亮的“自选动作”——变指定为申办。 梁保华说,十运会共设32个大项357个小项,是历届全运会设项最多的一次,预计参加十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新闻记者和中外嘉宾将达4万人。如此多的比赛项目和参赛观赛人数,对江苏的体育场馆设施、宾馆接待能力和竞赛组织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验。 考验出思路。为扩大十运会的社会影响,调动各地的办赛积极性,江苏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举省一致、改革创新、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办赛思路,号召“举全省之力、办十运盛会、建体育强省”。最关键的一招就是,十运会单项比赛改变以往指定办赛的做法,采取申办的方式来确定比赛城市。结果各地热情很高,有些项目甚至出现十几个单位争办的局面,竞争十分激烈。 “县市联动,多点开花”。本届全运会共有13个省辖市、9个县级市、6所高校承担单项办赛任务。据统计,十运会有一半以上的比赛项目在南京以外的城市举行。鉴于竞赛地点相对分散,十运会还首次设立了赛区组委会,组委会各部门都与政府职能部门、业务条线管理相结合,以加强对竞赛组织工作的统筹协调。 “比赛地点的合理分布大大调动了全省各地的办赛热情。‘人人都是东道主’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梁保华说,“最要紧的是,通过组织比赛,让更多的人从全运会中分享到快乐,让体育健身更加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让建设体育强省成为群众的行动。” 场馆建设:学会向市场“掏腰包” 大型运动会场馆建设中只向“市长掏腰包”的做法,在十运会场馆建设中发生了大逆转。“掏市场的腰包”,成为十运会筹办中又一个出彩的大动作。 梁保华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十运会共需比赛和训练场馆132个,其中新建34个,维修改造98个。扣除各项政策优惠,场馆建设费用少说也要50亿元。而省财政只能拿出20多亿,近30亿的资金缺口似乎没有着落。 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屡经洗礼的江苏人最终还是做起了“市场”的文章。“资金投入多元化”战略,被成功运用到一系列的场馆建设中。于是在以下的场馆建设中开始出现“市场”的身影:南京奥体中心一场四馆总投资20.7亿元,在财政给予一定支持同时,主要依靠市场运作解决;总投资2亿多元的南京赛马场以民间投资为主体;激流回旋比赛场由省体育局与中山陵园管理局共建,十运会结束后,除了省队日常训练外,作为旅游项目开发经营。 梁保华说,15天是一个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举行期限,15年则是一座体育场馆从建成到维修的运行年限。如何正确处理好15天与15年的关系,从接过十运会大旗的第一天起,江苏就开始向这道世界性难题挑战。 具体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尽量利用、改造现有场馆;二是把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结合起来,十运会场馆建设之时就考虑赛后的利用;三是采取多元化投入模式,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社会赞助相结合。 资源开发:“品牌”引来商机无限 一场大型的体育赛事,只有观众的激动远远不够,还要有市场的“喝彩”。这一点,奥运会做到了,十运会能做到吗?回答是肯定的。江苏在十运会资源开发方面已经给出了一个优秀的成绩单。 4.6亿元!十运会目前签订的赞助合同金额已创下了我国全运会资源开发的新记录。梁保华说,其成功的秘密就在于较好地遵循了“两个规律”,即市场规律和体育赛事规律。十运会资源开发借鉴奥运会成功经验,如实施赞助招商、特许经营、门票销售等营销计划,但又结合国情省情有很大创新。 就赞助招商而言,在借鉴中又有突破,赞助商不仅可以选择组委会的“套餐”,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定做,其中有些回报是奥运会所没有的,如在回报中增加了单项赛事冠名权和赛场场地广告权、赛场展示权等。十运会的特许经营也做得有声有色,有的是与赞助招商结合在一起,既扩大了赞助额度,企业又可以从特许产品的经营中获取利益;有的是将特许产品的标志权益一次性出售,允许企业相关产品使用十运会特殊标志,组委会不参与经营利润分成,以减轻组委会的工作负担。 梁保华说,与历届全运会相比,十运会资源开发呈现市场化程度高、资源整合程度高、维权保障程度高等“三高”特点。到目前为止,有关方面没有出台鼓励企业赞助十运会的税收优惠政策,已经招商成功的9个合作伙伴中,有7个是完全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招商成功的,其余2个合作伙伴尽管政府出面推动,但都是在市场运作到相当程度时才介入的。 严格的品牌保护放大了十运会的资源效应,十运会出现了全运会上少有的“喷金涌银”势头。 节俭办赛: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浪费 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十运会的花钱方式备受社会关注。场馆建设无疑要高标准,但如何处理“高标准”与“合理投入”之间的关系?江苏人的答案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花。 梁保华说,节俭办十运是江苏承办十运会的一贯思想。早在2003年6月,他就在当时的一份报批经费上就作出批示:“经费安排要精打细算,每项开支均应贯彻从紧安排、勤俭节约的原则。” 这一理念在南京奥体中心建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南京奥体中心耗资近21亿元,但其对资金的节约和对预算的严格控制,被2008北京奥组委的一位官员称为“创造了国内工程建设的一个奇迹”。 在业界,参建单位通过设计变更增加利润的“钓鱼工程”很常见,奥体中心工程指挥部对此管理十分严格,各项变更都要立项,并经过严格审查,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取消了一些不必要的设计,仅这一项就节约费用2000万元。 如何避免因腐败造成工程造价攀升?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奥体中心工程指挥部坚持单项合同估价50万元以上的一律公开招标的“铁规”。通过严格管理投标、评标过程,整个奥体中心的招标节约资金约10%。 梁保华说,“节俭十运”重在两个突破:一是十运会经费实行预算管理,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探索具有全运会特色的预算管理模式。二是对十运会竞赛器材、装备,立足内部挖潜,采取租借、赞助等多种形式,实现装备共享,可要可不要的装备坚决不要,可买可不买的器材坚决不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