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运体操比赛杜绝裁判争议 八条措施已经实行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08:53 解放日报 | |||||||||
昨天,十运会体操比赛正式拉开战幕。包括封闭管理、收缴手机在内的八条针对体操裁判的措施也已经实行,目的只有一个:尽最大可能杜绝来自对裁判的争议。 这一切,似乎与刚刚落幕的、也是由裁判评分决定名次的十运会跳水比赛有关。曾被预料会争议纷纷的跳水比赛,这次竟然出现了“零争议”。
裁判管理的学问 裁判管理也是一门学问。在十运会跳水比赛中,这个问题表现得尤为明显。 十运会跳水比赛开始后,所有的裁判都被严格地“隔离”:手机上缴,房间内不能打市内和长途电话,每天统一行动,裁判回到住地后就不许单独外出……在特殊时期,这些特殊手段作用明显。 另一方面,本次跳水比赛一共启用了42名经过严格培训的裁判,最多一场比赛用了24名裁判(奥运会一场单人比赛只需要7名裁判),创下了历史之最。在确保评分公正性的同时,把裁判评分主观性的影响降到最小。 于是,原本认为将成为矛盾焦点的碧波池,居然出现了“零争议”。裁判委员会在现场准备的录像,是供对裁判打分有意见的运动队上诉用,结果一次也没用到。 频繁争议的源头 跳水比赛之所以对裁判如此严格管理,是因为十运会开赛以来,裁判问题已成了赛场的焦点。 从十运会摔跤比赛开始,因为裁判的判罚问题,赛场内频频发生运动员拿计分器砸裁判、追打裁判、不服判罚导致比赛中断等一系列事件。除了运动员自身素质之外,裁判判罚欠公正也是引起争议的一大原因。尤其是一些主观性比较强的打分项目,裁判的一念之差,有可能导致一枚金牌易主。有时未必是裁判有意偏袒,而是他们自身对规则的理解就有偏差。他们也未必得到利益,只是碍于一些情面作出一些评判。我们相信,绝大部分裁判都能坚持自己的职业道德,但如果不在培训和管理上作出一些硬性规定,裁判一些不经意的判罚,很容易成为赛场争议的源头。 运动场上的主角 运动场上的主角 是谁?毫无疑问,是运动员,而不是裁判。 这次跳水比赛,田亮、郭晶晶、何冲等老将、新星备受关注,有些场次的门票甚至脱销,这是因为运动员成了赛场的真正主角。如果每场比赛的焦点集中在裁判的判罚上,比赛肯定不会这样精彩。 不光是体操比赛的执法要借鉴跳水比赛的经验,十运会正式开幕后,还会有不少裁判主观打分占很大因素的比赛。作为全国四年一届的运动盛会,裁判不应该成为赛场上议论的焦点。 本报记者 张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