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从数字看十运会安保 安保凸显“新安全观”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21:15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10月8日电 十运会安保凸显“新安全观”

  新华社记者王骏勇 郭奔胜

  警用直升机、动力伞、搜爆仪、排爆机器人、安检门……一系列高科技将被应用于十运会安全保卫工作中,此外,还有以人为本、注重体现人性化的服务。此次十运会的安保
工作,将高科技和服务性相结合,凸显新的安全观。

  从数字看十运会安保

  3架直升机。9月7日,首架国产“直九”H410G警用直升机正式装备南京市公安局,该机最多可以乘载10人或运输两吨货物,最高升限达5000多米,最大巡航时速近300公里,可担负空中巡逻、通信支援、对地指挥、追踪罪犯、空运人员物资和观测灾情等空勤任务。投入实战后,一架警用直升机的作用相当于30辆警车和100名警察。加上已经投入使用的R22、R44警务直升机,目前南京警方特警直升机大队的3架警用直升机已全部装备到位,并将迅速投入十运会安保工作中去。

  8架警用动力伞。

十运会期间,南京市公安局警航大队动力伞中队的8架动力伞将担负交通疏导、追踪搜捕、反恐突击等安保任务。警用动力伞可在现场上空巡逻,并将现场图像通过热成像仪和摄像头等装置传送给指挥中心,有利于合理调配警力,对突发事件进行先期处置。

  25只搜爆犬。南京警方目前拥有兴奋性高、工作持久性强的“史宾格”和“拉布拉多”等品种优良的搜爆犬25只,经过强化训练,受训犬基本达到了安检搜爆的使用要求。同时,警犬大队购买了5辆警犬专用车,并配备了大学兽医专业人才,力保十运会期间上岗警犬状态良好。

  80余个安检门。十运会开幕式现场将设置7个安检通道,架设80余个安检门、16台X光通道机和1台车载X光通道机,配备300多只金属探测器,部署安检力量近500人,对进入奥体中心参加开幕式的80000余人实施人身安检。

  近400个探头。奥体中心共设置了近400个监控探头,监控范围达1平方公里。最大的一个探头安置在100多米高的新闻中心观光塔上,负责监控场馆外的情况。

  多项提醒保障交通秩序

  为保障十运会期间

交通安全畅通,南京市交管部门印制了大量提示宣传册,诸如《南京市区行车指南》、《交通民警值勤指南》等,还印发了《致外地机动车驾驶员的一封信》,详细介绍了十运会期间南京市区的交通组织方案,同时向机关干部、市民发出步行上下班的倡议。

  据南京市交管部门透露,为及时、安全疏散人群,南京市交管部门根据奥体中心的地形和道路状况专门制订了预案,并开发了数据演示系统。根据预案,十运会开幕式后20分钟内,观众可全部撤离奥体中心体育场;30分钟内,奥体中心区的人群可全部疏散;1小时内,所有车辆可完全撤离奥体中心管制范围。

  开幕式当天,南京将有400辆公交车组成5条十运会专线接送观众。同时,地铁的运行频率也将加快,每趟列车的发车时间间隔将由平时的10分钟缩短为4至5分钟,方便市民出行。

  十运会安保凸显以人为本

  “大家不要慌,我是安全疏导员,听我指挥!”临场指挥的安全疏导员成为十运会安全保卫工作的一大亮丽风景。体育馆、地铁站等公共场所人流量大,极易出现

安全事故。为此,十运会安保部门专门组织安排了安全疏导员队伍,由警察和部分志愿者组成,分布在各个公共场所、交通要道。

  据警方介绍,安全疏导员不但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要对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熟悉掌握,并具有很强的现场指挥能力,一旦出现情况,疏导员要立即挺身而出,并振臂高呼,亮明身份,稳定群众情绪,指挥大家进行有序撤离和疏散,防止发生踩踏和骚乱事件。

  参与十运会交通运输的驾驶员要掌握的本领也不少。为保障运动员、裁判员及时到达指定赛场,客车驾驶员必须对市区道路交通组织情况了如指掌,对各条正常线路、应急备用线路等都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在路上抛锚,驾驶员应该会做简单的处理。此外,每辆客车上都备有两个灭火器,驾驶员事先都要进行灭火技能培训,掌握应对自燃等事故的基本技术。

  十运会安保工作十分重视服务性。“以往很多安保工作只顾安全而忽略了服务,十运会是人民的节日,理应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便利的服务,”十运会安保部部长、江苏省公安厅厅长黄明说,“为此,我们尽量缩小交通管制的区域范围,实行车辆单双号控制通行的时间也较短,最大限度地为老百姓提供便利,减少扰民。”为方便市民观看十运会比赛,江苏警方还建议调休,10月11日至12日放假。在奥体中心赛场,警方在安排坐席时,尽量让观众坐席靠近停车场的位置,缩短步行距离。而对于一些安检的要求,则在门票上进行说明提醒。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8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