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竞技体育裁判为何总“掉链子” 职业道德是关键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9月30日05:02 中国青年报

  摔跤、拳击、艺术体操、击剑……随着十运会各项比赛的陆续进行,“裁判不公”几乎成了运动员、教练员的口头禅。不久前还发生了艺术体操老将钟玲愤然宣布退役,并直指“裁判受到官方干扰”的事件,这愈演愈烈的不公让人们对中国竞技体育的裁判投去更加怀疑的目光。

  事实上,在中国竞技体育奉行的“举国体制”下,运动员、教练员都有相对完善的
培养体系,但裁判员的培养问题,却从没有被提升到相应的高度。不少体育社会学专家都曾指出:裁判的培养体系与目前的体育大环境是脱节的。

  因此,尚未具备培养职业裁判员条件的中国体育界,总对涉及裁判员的种种问题束手无策。

  “不和裁判打招呼才不正常”

  一名国家级裁判告诉记者:“哪届全运会都一样,裁判没一点问题才奇怪。当然,哪个队也不会傻到明着跟你打招呼,都是事先打个电话或者在闲聊的时候带出来,根本不会等到快比赛时才通气。大多数人都这样,没人跟你打招呼才不正常。”

  “所以说,这里面的情况很复杂,有问题是肯定的。”这名即将执法

十运会的裁判说,“但要真说哪个环节有问题,谁也不好说,因为敏感,各方面都有牵扯。其实,现在各个项目对裁判的管理都很严,哪个裁判也不愿意背骂名,但这也不是订个制度就能纠正的。”

  国家级武术裁判杨丽说:“以前全运会武术的评分也引起过争议,现在最主要的改变就是修订规则,规定一些难度动作的分数,加强量化的评判,这样就可以减少裁判人为的控制力,但这种方法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另外,裁判的“平衡能力”也并非就是在赛场上“急中生智”,大多沦为形式主义的裁判培训班(特别是区域性的一级裁判培训班),早就给很多裁判提供了交流的机会。“我觉得培训班就是走个过场,没人正经学什么东西,最主要的就是和班里的同学拉拉关系,应付最后的考试都在其次。”一名在某省体育局参加过打分项目裁判培训班的工作人员说,“每年一个大班一两百人,课程就是看材料、看录像的老套路,上面老师讲得无精打采,下边忙什么的都有,反正都是一个系统的,只要不特别笨,考试都能通过。国家级还稍微严一点,一级基本上想过就能过。”

  这还是长期的培训班,每逢比赛前的短期班更是“临阵磨枪”———大家自习一下新规则,培训员简单讲一下注意事项,然后就正式上场执法。这样的裁判,不惹出争议才怪。

  “裁判最重要的是道德素质”

  今年67岁的黄新河,是中国惟一的女子国际一级体操裁判,曾任中国体操协会裁判委员会副主任,近年来因为年龄关系已经很少亲自上场执法,但在去年奥运会上,国际体联还点名要黄新河担任体操裁判。

  黄新河说:“很多时候确实会有不公平的事情出现,比如说参与打分的裁判之间到底有没有什么私下交易,没有证据不能乱说。但我感觉,现在的体操裁判,在业务水平上并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主要还是一些临场的表现,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道德素质。”“以去年的奥运会为例”,黄新河说,“涅莫夫那一套单杠动作,裁判打了9.725分引起了全场嘘声,后来改判9.762分,观众还是不满意,你很难说这里面有什么想法。”“能执法奥运会的裁判水平都是最高的。”黄新河说,“国际体联每次奥运会后都有一次培训考核,国际级的裁判还分等级,原来叫专家级现在叫一级的最高,这个培训考核很严格,每年都有考不过去哭的。就是这种最高水平的裁判也可能出现错误。”

  黄新河在八运会和九运会时都是副总裁判长,并不亲自打分,只是把握最终判罚是否过分。“其实,国际体操联合会有一套软件,专门记录每个裁判的每次判罚,只要电脑分析出有几次不正常的打分,那么这个裁判就要受到国际体联的惩罚。我们那时也想买这套软件,但是人家不卖。还有一阵子想自己做,也没做出来,所以我们对裁判的监控还是沿用老办法。另外,我们自己的专业技术培训不仅数量少,而且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我们的职业裁判在哪里?”

  美国NBA可以算是世界上职业化程度最高的赛事之一,在NBA联盟中,斯特恩的“高薪养廉”政策让裁判职业化成为可能。当NBA开赛的时候,NBA的裁判员都要辞去所做的工作,专注于长达半年多的新赛季裁判工作,这期间,联盟不允许他们再兼职。作为补偿,他们每个赛季可以得到10万到20万美元的报酬。

  但即便是NBA的职业裁判,在执法过程中也会受到球员、教练的种种指责,所以,在中国,技术、心理、经验三大因素让裁判群体的日子并不好过。

  曾经担任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副主席的曹镜鉴老先生说:“足球说了好几年要搞职业裁判,但始终没有真正去做。国际足联也提倡职业联赛要用职业裁判,都没用。因为如果培养我们自己的职业裁判,那么按照惯例,足球裁判45岁之后,离开赛场就没人养他了。足协肯定不管,俱乐部不可能管,所以现在还是只能用业余裁判,其中绝大多数是各高校的体育教师。”

  和足球类似,目前各体育项目的裁判,大部分由在校教师兼职,随着教师的年轻化,裁判的平均年龄也开始下降。在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分区

预选赛中,甚至有高校学生担任裁判的事例。“CUBA以前用的都是在篮协注册的裁判,后来觉得有问题,从第四届开始培养、使用自己的裁判,以保证比赛的公平。”CUBA组委会成员张圣军说,“其实,真正吹国内职业联赛,包括CBA,CBL的裁判一共90人左右,这是一个小圈子,流动性不够,竞争性也不够。现在我们CUBA的注册裁判有370多人,我们每年的比赛要用70人,这70人到第二年只有50多人留下,表现不好的我们绝对把他换下来。我们培养自己的裁判,虽然也是业余水平的,但我们裁判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道德品质,都是要经过考验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项目中心的注册裁判很少有执法经验,专业学习更是因经费问题很难落实,再加上所谓的“幕后关系”,因此,一到全运会这种比赛,裁判总会成为众矢之的。而在目前无法培养职业裁判的体制下,通过赛制改革增加比赛场次,逐步重视、完善裁判培养体系,已成为维护国内赛场赛风赛纪最基本的办法。

  本报北京9月29日电

  作者:本报记者 郭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8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