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U17国少在夹缝中求生存 张宁:我们是第一批实践者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00:1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面对欧洲冠军土耳其队,国少输得很惨。而这个结果或许早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代表团团长杨一民早早地离队回国。战前的那个晚上,张宁显得很放松,在他的眼中国少队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闯进八强是队员努力的结果,是夹缝中的生存状态决定了这批球员有着顽强的斗志。”

  记者:从国少队首次进入世少赛八强到现在国少队再次闯入八强,花了整整20年的
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你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张宁:我是2001年春节之后开始接触青少年球员培养工作的。我觉得在之前的20年里,我们在青少年球员培养方面还是走了一些弯路。事实上,今年85国青队在荷兰世青赛上以小组头名身份获得出线权以及这支88国少队闯入八强,恰恰是中国足协从年底的冬训起,实施青少年球员培训体系的重大改革所产生的结果。

  我印象特别深,在那年安排冬训时,中国足协第一次开始按照欧洲的培训体系组织训练营,聘请可可维奇出任总技术顾问,负责青少年球员的选材、基本的技术与战术训练等工作。这是

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后,足协第一次引进欧洲先进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培养,无论是带队教练还是参加冬训的球员都受益匪浅。大家在谈论85国青队在
世青赛
上表现不错的时候,我觉得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这批球员恰恰就是中国足协对青少年培训体系实施重大改革的第一批实践者和受益者。

  记者:在出征之前,你一直在说国少队是“夹缝中求生存”,为什么呢?

  张宁:因为87、88年龄段归我通管,2001年参加冬训的87年龄段球员就超过1000人,而88年龄段的只有150多人。在2002年冬训的时候,从150人中选出了88人,后来经过二次选拔,留下了44人。在国少队正式组建的时候,挑选了30人。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我们根据训练营的情况、实际比赛的表现等不断进行调整、补充,基本都是在30多人中来回转,因为选材面就这么广。在2004年年底,留德的08之星队从我们队抽走了5名球员之后,我们队重新补充了几名球员,像池文一、唐乃鑫等就是那个时候入队的。在这次参加世少赛的20人中,只有唐乃鑫、池文一、蔡尧辉和李林峰4人没有参加过去年的亚少赛。

  记者:为什么不从89或者90年龄段中进行选拔?

  张宁:18岁的球员和20岁的球员相比可能在身体对抗方面不会很大,但15岁的球员和17岁的球员在对抗中吃亏太大了,即便是16岁的和17岁的相比,吃亏也不小。而且,我们这支队伍中已经有王大雷、黄洁、古今今、王刚、王选宏等5名1989年出生的球员了。

  我们队在香河备战世少赛时,正逢90年龄段的球员在香河组织训练营,我对这批球员有过观察。和1989年龄段的球员一样,有个人技术与能力突出者,也有不少有特点的球员,毕竟89和90年龄段的球员是2012年奥运会的适龄球员,各地方的重视程度又不一样了。

  记者:受制于选材面,你在执教过程中感觉哪些位置是缺人的?

  张宁:就这支队伍而言,后场可挑选的人不多,中前场凑合,倒是两个边还有些有特点的球员。可以这么说,我们每条线上都可以说缺人,像后卫位置上没有速度快的,左后卫邓卓翔其实是名前卫,实在找不出人才改的;而唐乃鑫原来是中后卫,右后卫位置上没有更好的球员,也是后来改的。中场缺少一位能够把前后场串联起来的核心人物。锋线上缺少能够拿得住球的球员。按照我这几年的执教体会与理解,后卫没有力量和速度的不行,中场没有技术的不行、控不住球的不行,前锋没有灵感、缺乏射门能力的不行。所以,八强并不代表我们的技战术水平有了多大的飞跃。据《体坛周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5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