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射手于涛自感愧疚:沈祥福的教导会牢记一辈子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07:52 东方体育日报 | |||||||||
在于涛的球员生涯中,最感激的教练无疑是沈祥福。“没有沈指导,就没有今天的我。”于涛说的不是客套话,当2000年下半年三次因伤错过国青队时,于涛已不对自己的国青之路抱希望,但沈祥福还是在第四期集训中招入于涛,这也是国青队亚青赛前最后集训,“错过多次机会后,我想我不会再进国青了,没想到沈指导这么看得起我。” 沈祥福给了我机会
自从坐上北京现代的帅位之后,沈祥福就不太愿意再谈国奥期间的人与事,不过在听到于涛的名字时,沈祥福的笑容立刻爬上眉角,“国青队的选拔从2000年年初就开始了,但最初给我的推荐名单里并没有于涛。直到9月,我看了场他的比赛,当时一眼就看中了于涛,觉得他是个很有灵性的队员,所以就点名要了他。”当时腿伤还未痊愈的于涛在思想上有很大的波动,没练多久就提出要回家。沈祥福也知道于涛担心自己辛苦跟练却进不了亚青赛名单,所以他一面安排于涛拍片,一面做安抚工作,“我告诉于涛,除非你骨折,否则别想离开国青队。”就这么一句带有玩笑性质的话,让于涛安心地留了下来。 刚进入沈祥福的球队,于涛就在之后的亚青赛上打上主力,但没有进球也让他和沈祥福陷入了舆论的包夹中,但沈祥福坚持己见,一直将于涛放在自己361阵型中的单箭头位置上,“虽然很多人都说他不适合当中锋,但于涛拥有上海球员聪明的头脑以及北方球员顽强拼抢的作风,这是我最喜欢他的地方。他这个‘1’在我的战术中至关重要。事实上,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在寻找于涛的替补或者说是竞争者,看了也试了不少人,但没有一个让我满意。”现在回头再看,沈祥福依然认为自己对于涛的使用没有错。 于涛也很感激沈祥福对自己的看好,他只有用自己不断地努力来回报教练对自己的信任,从2000年年初组建国青到2004年5月12日国奥队完成全部使命,沈家军打的大大小小的比赛共计85场,而打进了15球的于涛也成为了这支球队的“最佳射手”。 自感愧对沈祥福 但让于涛难过的是,虽然自己是球队中进球最多的人,但他没有在奥运会预选赛上最后十二强争夺出线权的小组赛中取得一粒进球,“没进球倒是其次,最大的遗憾是没帮上沈指导,觉得很对不起他。”在十二强赛开始之前,由于曲波受伤缺席,球队中的16号球衣空了出来,原本身穿17号的于涛找到沈祥福要16号,于涛在申花队中就是16号,他觉得“16”是自己的幸运数字,所以希望把这份幸运延续,但于涛还是失望了,他没有在国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六场比赛进过球。 最后一场在马来西亚的比赛之后,国奥队也走完了所有历程。当所有队员在休息室里向沈祥福鞠躬的时候,沈祥福和队员们哭成了一团。“有媒体说国奥队在武汉被马来西亚逼平的时候我流泪了,那不是事实,我不会为一场比赛的胜负掉眼泪,那是懦夫的表现,但是最后一场比赛结束之后,当这些队员向我鞠躬的时候,我真的流泪了,但不是为这个结果,而是我们在一起生活了4年多的一群人要分开了。”而于涛和队友们的流泪更多的,是对出局的遗憾,是对沈祥福的愧疚。 教球育人两不误 而今,于涛的心中也藏着对昔日教练和队友的无限感激,因为这支球队让于涛认识了恩师沈祥福和不少好朋友。只要球队去北京或者现代队来上海,于涛都会找机会去看看沈祥福,适当的时候也会送去沈祥福爱吃的大闸蟹。 沈祥福一直说这批孩子这么小交到我手里,身上责任很重大,千万别误人子弟,所以沈祥福一直强调“教球还要育人”。或许是深知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沈祥福很注意在言行上引导球员,沈祥福对队员们说过一句话,“你们看我干什么,你们都可以去干什么”。听的时候,大家笑声一片,但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沈祥福在行动上所起的表率作用。 或许是受沈祥福影响,这支球队大部分队员彼此都很坦诚,当时,于涛几个还在踢乙级联赛,月薪只有三百,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和已踢上职业联赛的一批队员的交往,“像大连几个和我们关系都很好,虽然他们已经打上甲A,像阎嵩,大家都叫他‘阎百万’,确实不夸张,但他待人的态度还是很平和,没一点架子,大家相处得也很开心。”沈祥福当时也为孩子们钱拿得多感到高兴,但他说,“关键是你所得到的和你付出的是否成正比。”沈祥福说的这些话也被国奥队员们牢牢记住,虽然现在于涛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但他知道只有自己付出得足够多,才对得起现在自己得到的一切。 作者 :实习记者 刘晓艳(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