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中网-大腕易请观众难求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06:24 中国青年报 | |||||||||
大片闲置的看台再次成为中国网球公开赛的硬伤。虽然“在中国推广网球运动”是中网赛事组织者赋予自己的使命之一,但网球运动目前在中国仍显得曲高和寡,惨淡的票房成为中网难言之痛,也显示出在中国推广网球运动的迫切性。 上座率低令主办者失望
截至昨日,第二届中国网球公开赛已经进行到第五天了,纳达尔、莫亚、费雷罗、纳尔班迪安等大牌球星已经不止一次地在赛场上亮相,但5天下来,中网没有一场比赛的上座率超过五成。有些场次,零星的观众成为看台的点缀。 即便在上座率稍高的场次,大多数观众也是“看人”而非“看球”的追星族。 在吸取了去年首届中网的办赛经验教训后,今年的第二届中国网球公开赛已经在赛事组织和管理等诸多方面作出改进,但高上座率却并非大赛单纯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实现的,观众不捧场令赛事组织者感到一筹莫展。 TOM集团首席营运官兼中网赛事总监艾科说:“我们承认,网球在中国的基础相当薄弱,但这样一个高规格的网球赛事引不来足够多的观众确实让人失望。”“中国网球公开赛的上座率根本无法和上海大师杯赛相比,即便是赛事级别要比中网低一级的喜力公开赛,在最初创办的两年也要比中网现在的观众多很多。”年近40岁的陈先生是一个地道的网球迷,自从中国首次举办ATP赛事———上海喜力公开赛以来,8年中他没有错过在中国举办的任何一届ATP或WTA比赛。“但上海的情况也很特殊,那时坐在我周围看比赛的观众有很多都是外国人。因为上海举办喜力公开赛和大师杯赛的场馆,地处上海的外国人聚居区,而且上海举办网球赛的票价相比国际上同级别赛事低得多。另外,也有不少外国人是从邻近的国家或地区飞赴上海观看比赛的。”陈先生说。 中网赛场偏流失部分观众 而中网的举办地北京网球中心地处北京经济相对落后的南城,不仅赛场周边的居民区难以提供具备网球比赛消费能力的观众,还距离北京主要的外国人和高薪人士聚居地东部、北部地区较远,喜爱网球运动的外国人、高薪人士,却在中网观众席上十分稀少,更加重了中网上座率的压力。 虽然赛事组织者在售票方式上也采取了促销措施,票价不仅比去年,甚至比上海喜力公开赛都要低,但迄今为止,北京观众依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观赛热情。艾科只能寄希望于周末时可以吸引到更多休假的观众。 西班牙偶像型球星莫亚在昨天的比赛结束后委婉地向记者表示:“现在的观众不多,是因为关键场次还没有到来。” 但陈先生却在回忆中网的前身——香港沙龙公开赛时指出:“沙龙赛上,即便是票房最差的场次也能保持八成以上的上座率,而那些关键场次的门票,如果不提前预订或购买,都很难买到。”“香港的经济水平肯定要领先内地,但更重要的是,香港的网球运动基础和网球文化氛围是内地当前无法企及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香港看沙龙赛,绝大多数是30岁以上的成熟观众,而在内地,大部分本地观众是追星的青少年球迷。”陈先生说。 光办赛不推广难有群众基础 2004年第一届中国网球公开赛举办前夕,英国天空电视台记者曾向国家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小宁提问:“中网的硬件设施、财政状况等,可以让中国网球公开赛很快达到国际水准,但中国民间的网球基础和网球文化培育,是不是更难也更需要做到?” 张小宁在当时肯定地回答道:“中国民间的网球基础与网球文化培育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 虽然基于中国市场潜力的吸引,ATP、WTA官方均看好中网的发展前景,但艾科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观众、赞助商、明星球员对于网球比赛来说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影响到赛事的健康发展。” 鉴于票房状况不甚理想,艾科表示:“除了每年10多天的比赛之外,中网将考虑在青少年群体中进行常年性的网球推广活动,并预计将在明年的票务中专门设计针对学生的低价门票。” 而莫亚在昨天接受记者时表示:“每一个职业网球运动员都肩负着推广网球运动的责任,只要有要求,我们都可以为网球进行公益性的推广活动。” 莫亚事实上也是在暗示,只要ATP和大赛有需求,除了商业活动和签名,他完全可以在中网比赛期间为推动中国网球运动的普及做更有价值的工作。 而艾科也已经敏锐地看到普及的重要性:“在中国推动网球的普及是中网的责任,但要在中国实现网球普及并不能仅靠一个像中网这样的赛事。除了赛事之外,我们还可以做很多工作。”“我们可以从青少年开始,培养他们喜欢网球。我们可以走进校园,开展青少年的网球普及运动,比如为他们提供球拍等。”艾科说。 法网、美网都有百年历史,网球基础的培育和网球文化传统的形成都是经过长时间才能实现的。但法网和美网的历史也告诉我们,网球运动的推广普及绝不是只依靠比赛和球星的刺激就能实现的,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中要有推动群众网球运动开展的措施。 本报记者 慈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