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综合体育> 击剑> 正文 

王健谈中国击剑队大运会表现:不该丢的都丢了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10:01 中国体育报

  刚刚结束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中国击剑队成绩不佳。在雅典奥运会夺三银的剑客们只收获了2银1铜,和赛前2金的目标相差甚远。8月26日,记者采访了归来一周的领队王健,他表示:尽管对手实力很强,但我们的队员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在技术和心理上都不过关。面对2008年冲金的目标,中国击剑队危机感十足。

  敌强我弱竞争激烈

  每届大运会击剑比赛的水平都很高,各国的重点剑种都会派一线队伍参赛。以意大利阵容为例,除桑佐超过28岁的大运会年龄上限外,这支雅典男花团体阵容悉数参赛。俄罗斯、匈牙利也在重点剑种女重和男花上派出了一线队伍。而一些相对较弱的国家如瑞士、瑞典、爱沙尼亚等,则在全部剑种上都派出了一线阵容。可以说,本届大运会击剑比赛的竞争程度不亚于雅典奥运会。

  反观我国参赛选手,只有男花全遣一线队伍出阵,女重则由李娜、张莉带领两名青年队队员参赛,这样的阵容对团体的组合打法不利。男重只有庹通、董国涛两人是国家队成员,而男花队员也都是老三剑客退役之后新上来的年轻小将,只有吴汉雄一人有成年大赛经验。

  众所周知,中国击剑的重点剑种一直是男花和女重团体。因此,赛前2金的目标也寄托在这两个项目上。但新人担纲的男花显然还远远达不到“老三剑客”的水准。女重则因为队员年轻,本身就是一支起伏较大的队伍,打好了,能打到世界冠军,打不好,连前八名都进不去。因此,出现这样的成绩,也应该可以理解和接受。

  男花:新人难挑大梁

  由王海滨、叶冲、董兆致组成的中国男花老“三剑客”曾与欧洲列强并肩,虽然在悉尼和雅典奥运会上都与金牌擦肩而过,但十几年来,他们一直让任何对手都不敢轻视。但自三人彻底退出“江湖”后,男花的后备人才还远远跟不上来。

  本届大运会,吴汉雄、张亮亮、黄良财和朱俊第一次组合,有过雅典奥运会经验的吴汉雄挑起了大梁,张亮亮和朱俊此前曾配合夺得过

世青赛团体和个人的双料冠军,但成年组的世界大赛,他们还是第一次参加。

  王健表示:击剑和其他项目不同,更多的是靠选手的经验积累。年轻队员的临场经验少,也就表现了出场上打法单一、应变能力差的弱点,“各个国家对中国的打法都研究得很透,很容易找到我们的软肋攻击。比如,对手知道我们男花选手习惯在后退中反攻,就采取原地不动的对策,而我们的队员经验不足,就会向前进攻,而这恰恰是我们的软肋,因此就会被对方打得没有还手之力。一旦丢分之后,队员们又会急躁,不能及时调整自己,所以有些不该输掉的比赛也输了,很可惜。”王健分析道。

  但我们也不能对小将太过苛责,毕竟他们的比赛经验太少了。叶冲的5届奥运会经验,几乎可以和新三剑客的年龄相同,现在就拿老三剑客作为标尺,也实在有失客观。

  女重:关键剑容易发懵

  李娜、张莉带领两名青年队选手参加女重的比赛,李娜现世界排名第4,张莉第5,如果是个人项目的争夺上,她们还是有绝对实力的,团体上派三个人出战,也还是有得可打。赛前,教练制定的宗旨是“小队员不多丢分就行”,从和俄罗斯对阵那场比赛看,小队员的确丢分不少,虽然李娜和张莉在后面的比赛中追回比分,但依然在关键剑的处理上没能顶住,再次暴露了出了我国女重临场应变差、关键时刻缺少变化的弱点。

  这样的问题对中国女重而言,已不是第一次:2003年世界大运会上,李娜等几名主力选手就是在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最终输掉比赛,痛失个人和团体金牌;今年上半年在德国站和江苏站的世界杯赛上,也出现过同样的情景。

  更加严峻的一个问题也在本届大运会上暴露无遗:在被世界强手越甩越远的同时,中国击剑在亚洲的优势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日本队和韩国队分获男子花剑团体和女子花剑个人金牌,成绩都超过中国队。在有些项目的直接对决中,日、韩运动员也明显占有上风。

  王健表示,应该承认,中国击剑在大运会上成绩非常不理想,个别剑种不应该打到这个份上,不该丢的都丢掉了。队员们在关键时刻顶不住、发挥失常,屡次出现低级失误,这也再次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敲了个警钟。

  “运动员在拼劲上没有问题,但技术单一、应变能力差,各个剑种都存在问题。在距离

北京奥运会还有三年的时间内,我们的危机感很大,今后还是要在训练上更加注重实战、更有针对性,才能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不管怎么说,2008年冲金的目标是不会变的。”王健说。

  作者:王向娜

  (来源:中国体育报)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711,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