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超联赛不搞市场化 静下心修炼内功抓好苗(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28日14:23 新民晚报 | |||||||||||
东亚女足四强赛后,许多人批评中国女足联赛水平下降导致优秀人才匮乏,但正在广州“督战”本年度女超联赛最后阶段比赛的中国足协女子部主任张建强表示:“像江苏、大连等球队,一批年轻队员已挑起大梁,潜力无穷,她们与京沪等传统强队的差距正在缩小。从这个角度而言,这几年女超联赛水平是有提高的……” 放弃市场
然而,这次代表国内女足最高水平的比赛,尽管门票免费索取,观众仍少得可怜。比赛地──广东奥体中心位于市郊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中国女足的关注度正在日益下降。 “这是不可避免的。反过来说,女足若是走市场化道路,才是‘自取灭亡’。”目前,中国足协每年要拨款百余万元,投入三大女足赛事──超级联赛、联赛和全国锦标赛。张建强神色凝重地说:“女足是没有市场份额的,它不像男足,已经达到了一个市场平稳阶段,总会有固定的人群来关注。女足由于在观赏性等方面远不及男足,自然而然就少人问津了。” “美国女足大联盟当初搞得很热闹,到头来还不是不堪重负?依我看,女足只能靠国家或地方来扶持。”张建强认为,女足若要走“市场化道路”,只是在形式上试图解决“生存问题”,“而这恰恰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联赛的任务,归根到底是为女足球员提供一个提升自我水平的交流平台,为国家队培养人才,这与是否走市场化道路无关。” 放眼世界 张建强承认,1999年中国女足夺得世界杯亚军时,国内联赛确实火过一回。“国家队成绩能带动国内球市。如果中国女足能像乒乓球队那样,独霸一方,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但不管从历史背景还是‘社会认可度’来看,女足终究成不了国球。” “国家队在东亚女足四强赛上成绩不佳,许多人说这批队员与孙雯、刘爱玲等相去甚远,其实不然。她们处在两个不同的时代,不能光凭成绩来作判断,就好比没人会问贝利与马拉多纳谁的球技更好一样,两者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但横向比较,‘中国女足跌出世界一流’却是不争的事实。” 原因很简单——在女足鼎盛时期,我们忘记了“乐极生悲”,忘记了“居安思危”,忘记了“后继乏人”,待突然意识到这一点,中国女足已经落后了几大步。 “以前我们被成绩的表象所迷惑,忽视了对年轻队员的培养,现在国家队可选之材不多,就是那时酿成的苦果——一批老队员纷纷退役,年轻队员却接不上来。”张建强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放宽标准 张建强强调说,上世纪90年代中国女足之所以表现出色,是因为80年代国内轰轰烈烈开展女足运动时,其他国家对此还未有足够的关注。随着各国对女足运动的开展日趋重视,其队员身体素质及技术不断加强,“与他们相比,我们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形成有效的体系,优势逐渐变成了劣势。” 为改变这一现状,自2001年起,在年轻队员的考察标准中,新增了‘技能测试’这一项。正是当初参加测试的那拨人马,夺得了去年世界U19青年女足锦标赛亚军。 如今,国内成年职业队已有17支,青年梯队则达到100余支,规模扩大了,战略上也有所变动。张建强介绍说:“我们对成年队和青年队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前者以竞赛成绩为杠杆衡量,而年轻队员在参加各项赛事的同时,还要考察其他3个方面──体能(包括上、下肢及腰腹力量、速度等指标)、基本技术与对抗能力。” “再过几年,等这些梯队选手羽翼丰满,国家队选材就基本无忧了。”张建强满怀期待地说。 放手改革 为了能在2007年女足世界杯和2008年奥运会上重铸辉煌,足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取消主客场制的超级联赛。对此,张建强解释道:“运动队把大部分时间和金钱用于赶路,而前来看球的观众却少之又少,享受不到主场的氛围,主客场的意义何在?与其这样,不如在同一地点,集中进行赛会制的联赛。” 今后2年,国家队每年将会有8个月以上集训期,“联赛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但是,奥运会、世界杯等赛事才是中国女足的生命线,只要‘举国体制’存在一天,我们就得围绕这些比赛来开展工作,首先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女足正处在“造血期”,张建强透露,今后足协女子部将力抓三方面工作:一是确保联赛水平稳中有升,二是发展青少年梯队,三是开展学校体育——从明年开始,女足将落户北京、上海、广东等12个女足重点省市的学校。 “这个培养周期少则3年,多则5年甚至更长。但是,只要整体思路对头,定位准确,训练得当,中国女足的辉煌指日可待。” 见习记者 姚盈知 (本报广州今日电) 上海女足尤佳(13号)突破 记者 彭幼龙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