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望天能感觉到父亲 汪强生命与父亲亡灵同在(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09:21 沈阳晚报 | |||||||||||||
本报记者刘淼报道昨天下午,沈阳近郊下了一场阵雨,一个名叫汪家的小村子也经历了这场阵雨的沐浴。在夕阳下,路旁的稻草都散发着金光,通往金德足校的路有些坑坑洼洼,没有铺柏油,只是用推土车推出的一条土道,这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些金德队的足球少年们每天的必经之路。记者已经不是第
“最大的遗憾,就是父亲走的时候没能看他最后一眼”之所以谈起汪强的父亲,还是缘于汪强手里的那个NEC手机。就在记者采访时,汪强接了一个电话,记者无意地问了汪强一句,“你的手机能不能让我看看”,汪强一边把手机递给记者,一边说,“怎么样,够普通吧,不久前花了1000块钱买的,原来的那个实在太破了,已经用不了了,我才买了一个新的,我平时很少花钱,现在家里的情况不好,父亲走得早,母亲也有重病,家里现在全靠我一个人。”父亲是汪强最难以割舍的一个情结,也是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有关汪强所有过往片断里最动情、最令人心伤的一个情节。“我最大的遗憾,就是父亲走的时候没能看到他最后一眼”,提起自己的父亲,汪强总是忍不住的哽咽,没有流下的眼泪被他强忍着咽进了心里……2003年的11月15日,这是令汪强永生无法忘记的一个日子,因为就是在这一天,他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他,在那天早上,俱乐部通知汪强回家,当时汪强只是以为父亲的病严重了,但当他赶回家里时,看到的却是父亲的灵位,那一刻,汪强呆呆地站了很久,他知道,从那一天开始,他将永远失去他的父亲,失去一个他最亲、最敬爱的亲人。 “剃须刀,是我送给父亲惟一的礼物”汪强出生在大连市甘井子区,父母都是工人,而且很早就都下岗在家,家境贫寒,这也让汪强从小就养成了孝顺和节俭的性格,汪强很小就有一个愿望,就是以后挣了钱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然而,这个愿望随着父亲的早逝而落空。“我从2003年才调入金德一队,才开始挣工资,不管多少,总之我可以自己挣钱了,但当我刚挣了点钱的时候,父亲就走了,老人家一点福都没享到就走了”,没能让自己生病多年的父亲享受晚年的幸福是汪强今生最大的遗憾,他说,“我只送给了父亲一个飞利浦的剃须刀,300多块钱买的,那是我送给父亲惟一的一件礼物,没想到那也成了最后的一份礼物。” “我感觉父亲就在天堂里看着我”汪强不是出生于足球世家,但汪强的父亲却绝对是一个球迷,用汪强的大连话说,就是“我爸绝对好球”。汪强的父亲不仅爱看球,而且懂球,常常因为儿子的表现不好而破口大骂。“我爸在的时候没少骂我和我哥(汪强的哥哥汪刚也曾是职业球员),我们的比赛他几乎都看,我和我哥要是踢不好,我爸那是真骂,不过,说实话,他骂的有道理,虽然他并不是专家,但看的还是挺准的。”可以说,汪强是在父亲的骂声中成长起来的,这一点,汪强认为这是自己的偏得,直到今天,父亲对他的影响仍是刻骨铭心。“现在每次比赛前奏完国歌的时候,我都会看一看天,我感觉父亲就在天堂里看着我,父亲虽然走了,但他对我的激励却永远抹不掉,现在我进了国家队的大名单,希望我的父亲能够在天堂听到这个好消息。” 汪强自我介绍 曾练过跳水的汪强 作为目前沈阳金德队主力中后卫的汪强曾经是一名跳水运动员。汪强最早在大连市西岗区长春路小学念书,在5年级的时候被区体校的游泳队教练选中,并开始了跳水训练。没多久,时任西岗区体校足球负责人的张斌(沈阳队前队员张晓鸥的父亲)在选队员时相中了汪强,汪强也从此踏上了自己的足球之路。 12岁进入西岗区体校后,汪强只能当守门员,不过,凭借自己的天分和努力,汪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成为了队中的主力中后卫。后来,汪强来到了大连恒丰,在这里一呆就是五六年,2002年,汪强同自己的十几个队友一起被转到沈阳金德预备队,到2003年升入金德一队。在此期间,汪强还陆续经历了贾秀全时代的国少队、王宝山时代的国青队,并一直是球队中的主力中后卫。 最爱“小罗”的汪强 每个球员也许都会有偶像,王强的偶像不是马特乌斯式的中后卫,而是马拉多纳、小罗纳尔多式的技术型前场队员。“我的偶像是马拉多纳、小罗,他们对足球的理解令人欣赏,我感觉足球在他们的脚下变成了一种艺术,他们在踢球的同时创造了艺术,真是完美。” 从不计较金钱的汪强 “谈到收入的问题,我首先感谢金德俱乐部给我们这样的机会,能够在中超的赛场上表现自己,对于挣多少钱的问题,我感觉人应该知足,作为一名球员,你的职责就是踢好球,钱不是你考虑的事情,挣多少是多,想想别人能挣多少,我认为钱这东西差不多就行,别要求太高,不要因为自己是球员就想着挣几十万、几百万,球员也是一个职业,没什么特殊。”(刘淼采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