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盼乒球荣归故里 上海难道不能留住一支乒超队伍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08:46 东方网-文汇报 | ||||||||||||||||||
王彦
乒乓球真的对上海人毫无吸引力了吗?非也。还记得今年五月,世乒赛在上海打得轰轰烈烈。而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目前的业余乒乓球人口至少有几十万,在杨浦等区,到周末乒乓球桌更是难求一张。可真正掏钱去看乒超联赛的人却屈指可数,有些人宁愿打车去拿一张赠票也不愿自掏腰包买一张仅仅20元的球票。 不难看出,只要有大腕,上海人还是很愿意捧场的。像去年11月初的联赛,当圣雪绒回到久违的上海,只因为王励勤一人,就换来了整个场馆的爆满;再比如今年的“中欧元老对抗赛”,即便只是些尘封已久的明星,也能引来爆棚的观众;世乒赛就更不消说,高手云集让大赛一票难求。然而,从王励勤2000年获得悉尼奥运会男双冠军后,上海乒乓球几乎就靠“大力”一人撑起了整个市场,但只有这么一个“独养儿子”,上海乒乓球实在愧对“世界冠军摇篮”的美誉。 要让乒乓球荣归故里,人才是关键。只有把新一代乒乓球王者培养起来才能真正把乒乓球运动推上前台。实际上,在培养后备人才方面,上海较其他城市已经做得很出色了,有乒乓球特色学校,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挑出好苗子。但一派表面风光却无法掩盖青黄不接的事实。 究其根本,功利心许是致命伤。上海男队主教练王嘉麟坦言:“上海人的身体素质应该很适合从事乒乓球这种技术性比较强的运动。但现在很多家长出于对将来的打算,并不一定就想让孩子在长大后继续从事这一运动。毕竟,竞技体育的淘汰率太高,投下去这些精力到底能有多少收益,大家心里都没个底。”或许,要让乒乓球真正荣归故里,让“摇篮”再度摇起来,摆平心态,扎扎实实地从基层打出重围才是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