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羽毛球世锦赛四大亮点 东道主“龙卷风”携手搅局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8:32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梁金雄、司久岳

  被顺风、逆风和侧风吹出了众多冷门的第十四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21日在米老鼠的故乡阿纳海姆终于结束了。那么本届世锦赛给人眼前一亮且回味无穷的镜头有那些呢?

  亮点一:“

龙卷风”吹乱了大赛

  这次是美国人首次举办羽毛球世锦赛。由于此前办赛经验不足,把赛场选定在了阿纳海姆体育馆。而该椭圆型球馆是为冰球比赛而专门设计,不仅有高度,而且三层观众席仅进出口就几十个,场内不免会形成自然风。而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场地的空调一直大开着,生怕喜冷的美国观众受了热。当步入比赛内场时,人们明显能感觉到身子一边冷风习习,一边感觉不到风。因此,风就成了各队从头到尾一直挂在嘴边,许多运动员包括美国运动员等都戏称这个赛馆的风与龙卷风没什么两样,是历届世锦赛风向最难控制的赛馆。

  “龙卷风”的首要作用就是拉近了高水平与低水平选手间的实力差距,越有技术越讲究落点的高水平运动员就越吃亏,而那此平时仅限于把球打过去,根本不追求落点且能拼善跑的运动员就会占便宜。

  从开始女单热门周蜜首轮出局,到中途中国香港新秀叶佩延和中国台北小将郑韶婕爆冷跻身女单八强和四强,新西兰组合丹尼尔/萨拉进军混双四强,再到美国男双吴俊明/白国豪和中国混双新人谢中博/张亚雯打入男双和混双决赛,比赛几乎每天都出冷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与“龙卷风”不无关系。

  亮点二:美国点燃羽毛球重生之火种

  羽毛球?那不是吃烤烧肉野餐时进行的懒散后院游戏吗?这就是美国人时下眼中的羽毛球。尽管这是美国首次举办的羽毛球世锦赛,但开赛前几天主办地米老鼠的故乡阿纳海姆找不到一丝要举办世界大赛的痕迹,到是米老鼠横扫大街小巷。

  美国各大报刊很少见到有关这次羽毛球赛的报道。只在阿纳海姆所属的橘县当地的报上能见到报道,而且仅限于美国球手的表现。

  但是,该国男双好手吴俊明和白国豪从八强赛开始就一步步地书写着美国羽毛球在世锦赛上的历史。他们爆冷打进决赛,并最终夺得冠军,成为本届世锦赛最大的冷门。美国球手的惊人表现不仅吸引来了许多大报的报道,就连美国奥委会主席尤伯罗思在为中国女双颁发金牌时所言,“羽毛球是项很好的运动,美国会借男双的优异发挥,把羽毛球这项运动推广到中小学当中去”。

  美国羽协副主席表示,美国男双在世锦赛的表现,定会带动起美国人民对羽毛球的热情,这也是美国羽协承办世锦赛的初衷。可以说,男双点燃了美国羽毛球重生之火种!

  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羽毛球曾一度领先世界。女队曾在尤伯杯赛中包揽了前三届的冠军,还在当年被视为是世锦赛的全英公开赛上夺得过男女单打冠军。

  亮点之三:美国人办赛形式吸引人

  如同许多欧美国家一样,美国人主办这项羽毛球世界大赛也没有搞什么开闭幕式,或者什么招待会。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主办大赛的能力。

  组委会在调节赛场气氛时,动用了赛场冰球职业联赛的鼓动方式,从半决赛起还学NBA,让漂亮的拉拉队员向赛场投、向看台射T恤衫、让街舞走进羽毛球赛场。

  此外,本次比赛的新闻中心服务很特别,硬性规定每名参赛选手赛后必须经新闻中心的混合采访区,接受采访后方可离去。为了照顾记者,规定凭记者证在场内任何快餐店提供15%的优惠。这些给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亮点之四:美国球员让中国和印尼打个平手

  从1997年中国羽毛球队重返世界领先地位以来,除了1999年夺得两项冠军外,近两届世界锦标赛都独占鳌头,每届拿3项冠军,在数量上比其他所有代表队之和还要多。

  此次比赛

中国队在半决赛时就确保了女单和女双的冠亚军,但印尼球手却在决赛中拿到了男单和混双,因此双方在本届世锦赛上的高低就要看男双决赛的结果。

  一向被视为羽毛球落后国家的美国,在男双项目上接连爆冷,吴俊明/白国豪在全场数千观众声嘶力竭的助威声中,击败了前世界冠军印尼名将西吉特/陈甲亮,历史性地夺得世锦赛首个冠军。这个胜利也冲破了印尼人想独抢3金、成为本届世锦赛最大赢家的梦想,同时也使中国和印尼队以两金平分秋色。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3,870,000篇。


 

评论】【乒羽世界】【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