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场地办大赛一切从简 黄金联赛苏黎世站印象记(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8月21日15:36 新民晚报 | |||||||||||||
苏黎世不大,却让人感觉温馨。 瑞士人很热情。但他们的热情,不仅仅留于表面的客套,而是真正地从细微之处为他人着想,服务意识极强。 阿蒙多·加尔尼戈是赛事的新闻官,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头。第一次见到记者,老头就拿出一张当地地图,仔细讲解了苏黎世的概貌。之后,他还特意从运动员招待处,取来一张免费公共交通卡交给记者。拿着这张卡,可以游遍整个苏黎世。 “对你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城市,但我们都是你的朋友。好好享受在这里的日子,不仅要工作,还要多看看我们的城市。”老头话不多,简简单单,却让人从心底里感到温暖。 简洁的方式 苏黎世黄金联赛,可谓明星济济,参赛者中有16个世界冠军、16个奥运冠军,还有15名世界纪录保持者。 对于运动员和记者,苏黎世组委会的招待细致周到。在通往乌特裕堡的火车上,在风景如画的山顶鸡尾酒会上,选手与记者欢聚一堂。记者在观光的同时,也得到了采访选手的良好机会,可谓一举两得。 与此同时,赛事组织者更不忘当地的体育迷:安排明星选手给当地体育迷签名、合影,比赛前,刘翔和美国百米名将格林,就被邀请至当地的商业闹市,与体育迷欢聚。此外还有15名运动员,其中包括5名世界冠军,在林茨格莱德体育场与当地的少年田径选手见面,手把手教孩子们练习田径。 明星见面会的方式,貌似简单,却也体现了赛事组织者和当地田协的良苦用心:注重田径的宣传,尤其重视培养青少年队田径的兴趣。 也难怪,在瑞士不管男女老少都酷爱田径。即便是全场站立着,也会津津有味地看完两个半小时的黄金赛。林茨格莱德体育场一共只能容纳15000名观众,两侧是大量的站票区,环顾整个体育场,站票区竟占了整个看台的三分之一。 比赛当晚,遭遇大暴雨。好在体育场看台上方有雨棚,雷鸣电闪、风雨交加,未能阻挡住苏黎世人对黄金联赛的痴迷,他们就这样站立在风雨中,欣赏着高手们的表演。 从一名当地观众那里得知:一张站票,竟也要卖到40瑞士法郎(大约相当于250元人民币)。但在比赛当天,站票也已全部告罄。 简陋的场馆 比赛场地林茨格莱德体育场,听说是当地甲级联赛苏黎世足球队的主场。由于体育场很小,因此不设室内媒体工作区域。阿蒙多·加尔尼戈抱歉地向记者解释:“这里实在容不下一个室内的工作区,只能辛苦你们在看台上写稿了。” 环顾眼下这个体育场,确实显得有些简陋。看台区的记者席座位狭小,身高马大的国外记者坐下去,再想站起来,就颇为费劲。由于走廊很窄,对于一直需要在看台与混合区(运动员赛后接受记者采访的地方)之间来回奔跑的记者来说,确实有些不便。 尽管外观条件简陋,但体育场内的设施,还都不错:赛场内灯光明亮;记者席上,电脑终端为记者提供最迅捷的赛事结果;分送成绩公报的志愿者殷勤而劳碌,他们一次次地在记者席中穿梭,分送比赛结果以及运动员在赛后接受采访的简短记录。 简朴的民风 瑞士人虽然爱田径,但追星的程度,远不如国内人那般狂热。林茨格莱德体育场没有特别隔离的训练区域,四周也不见有保安人员护驾,但秩序井然。刘翔、杜库雷、约翰逊,就算是百米飞人加特林来了,也照样可以安安心心地训练,不受任何干扰。 即便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瑞士人也只是在远处站着,看上两眼,绝不会上前干扰选手的训练,更不会在后面穷追猛赶。 混合区,由一片白色的遮雨帐篷搭起来,运动员下场后就在那里更换衣服。帐篷外,雨下得出奇的大,但混合区外那些等着要签名的孩子,却没有一个人跨进帐篷一步,任凭雨水浇湿全身。或许,这就是瑞士人,讲秩序、守规矩。 特派记者 阎小娴(本报苏黎世今日电) 场地虽小比赛精彩,苏黎世站吸引大批观众冒雨观战 图TP 体育场来了众多小田径迷 图TP
|